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像刘邦这种地痞也能写出《大风歌》这样句子?
刘邦,的人,地痞为什么像刘邦这种地痞也能写出《大风歌》这样句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三,刘邦做泗水亭长的时候,还是秦始皇的时代,不管是对官吏的选拔还是考核都是相当严格的,没文化,没背景的人根本没戏。
所谓 刘项原来不读书,不过是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罢了,后人断章取义,就认为刘邦项羽都是文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像刘邦这种地痞也能写出《大风歌》这样句子?
其实吧,这个很正常,不过是几句话的感叹,然后被后人流传下来而已。
别以为什么诗词歌赋只有文人可以玩,岳飞的满江红看看?
这是一种感悟,当人达到一定的阅历,便会有不同的感悟。
其他且不说,就说写网文的。
很轻松的便可以通过写出的网文,判断作者的大概年龄段。
十岁的小孩可不可以写小说?可以!
但是,他写出的东西,肯定和二十岁的青年无法比。
而二十岁的青年肯定和四十岁的中年无法比。
这是一种沉淀,一种感悟,一种社会的阅历。
有时候农村一个老人说出来一句话,可能会让你醍醐灌顶。
为什么会这样?连字都不识,那是因为他们的阅历,他们的感悟,他们的人生。
我们人生很短,区区不到三万天,都在追寻属于自己的路。
又是偶灵光乍现,随便的几句话便足以让后世人铭记。
反而,真正咬文嚼字,天天卖弄的人,或许可以有好作品,但也很容易江郎才尽。
君不见乾隆帝写诗那么多,又有多少好作品?
一个是质量,一个是数量。
慢工出细活,这话还是有道理的,谁一辈子不会说出几句很有道理的话呢?
而刘邦到了那样的地位,有这样的感悟稀奇吗?
貌似一点也不稀奇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项原来不读书。
可能很多被这首批判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诗所误导,认为刘邦和项羽是目不识丁。
其实这句话是辛辣讽刺秦始皇搞这种手段却拦不住并非读书人的刘项推翻秦天下。
确实刘邦出身市井,但有一句古话叫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环境是会改变人的,地痞混到了三军统帅,甚至一代开国皇帝,他还是当初的那位地痞?
人生的阅历积累会改变一个人的,也算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刘邦在做《大风歌》的时候不是那位混迹市井的地痞,而是经过蜕变后的汉高祖。
别用老眼光看人,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谁告诉你刘邦是地痞的。人家上过学,游过侠,顶多有个流氓的名声,但这个流氓的称号估计也是游侠过的缘故,和现在的流氓不是一个意思。最次、最次,他好歹也是一个亭长,有点文化不行么?除了大风歌还有竹皮冠、鸿鹄歌呢,正经史书里的提到沛公时的刘邦可都是称之有“长者之风”、“忠厚长者”的(史记里也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有说刘邦是流氓杀功臣什么的,随便看看史书,刘邦称帝后年年打仗那么忙,哪有那么多闲功夫啊。上百个侯除了陈豨一个没杀,臧、韩、彭、琼,除了彭越多少冤枉,哪个还无辜了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键看气质。
王国维说,诗歌的三大境界: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刘邦的境界,直接跳过了第一第二境界,来到第三个境界。第三个境界是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就是“文章本天成,妙手而得之”。
文章的能力是天生的,关键看你这个人有没有天赋。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所以,像刘邦这么霸气的帝王,写的自然是大风歌这样的诗词了。
除了《大风歌》,刘邦还有《鸿鹄歌》,也很霸气,像刘邦这样大气的人,你叫他写“春花秋月何时了”,反倒是为难他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邦是一个大胸怀、有眼光、会用人、懂管理的顶级人才,一个不学无术的流氓是不可能成就统一天下的伟业成为帝王的,历史上对其评价不高,很多都是立场不同而已。历史的结果本身就是证明!
上一篇:现在在国内从事IT行业的程序员是否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