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写出涩笔?
书法,线条,笔法怎么写出涩笔?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涩”者,即笔不从纸面上滑过去,使其发生摩擦,画乃有力。“涩”可以慢慢来,步步停顿而做到,“涩”的用法,是要步步停顿,是要把长画变为短画(长画是山短画积累而成的)。前人说过,“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初次用“涩”,是用全力慢慢行笔,步步停顿,等到熟练,就会快起来,就使行笔如飞,仍会步步停顿,而自己也不觉了。能惯用“涩”,使手成了习惯,就无往而不“涩”了。若一入手就求快,就容易直滑,尤其是不能快而强快,那就会忙乱,又滑又乱,那是很糟的。快和用力是相关的,拳术家打拳要快,不快就没有力。枪弹之所以能摧坚,也是快的缘故,慢就没有力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写出那种涩劲不容易,需充分掌握笔纸墨特点,笔锋的流动和跳跃。有人写了一辈子教了半辈子也不明白这一点。下面的字你好好比较一下,涩与滑很直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涩感的帖很多,篆有齐白石,隶有三颂一碑,行有祭姪稿寒食帖杨维桢徐渭,草有张旭古诗四帖黄山谷诸上座……临之。当然生活上工作上性格上不能唯唯诺诺老好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书法的美,在理论上千篇万论,一个字的产生,各式各样,如同进入了百花园,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真正让自己的字让审美的人赞赏,确实是要下大工夫,模仿自己欣赏的作品,达到心到字出,心手一致,笔在手上驾驭娴熟,对此人书法的热爱就可想而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知前面已有29位的答案!略划了一下屏,发现有位先生提到蔡邕的《九势》,蔡的话亦未中要处。其实书法之用笔全在自我体验!但是必较难于漫长!不写到手下烂熟不可也。吴昌硕常题襟以为练书功课!李可染先生谈盖叫天在喝茶间隙都要在桌撑上压腿。可见,为艺术的身心投入是点点滴滴的积累!我研习书法数年,常被大家巨手的墨迹所憾!苦用心研之,喜有所获!书法之涩笔自然有技,其乃书家密秘!但又是薄薄一层纸,一捅即破。不过为避雷同之弊不易广播!用心者思过数日即可得也!兹不赘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书写要写出涩感有两个主要的因素,一是物理方面的,行笔要缓,要重。二是心理方面的,写字不浮躁,心理平和,稳当踏实。
涩感在书法欣赏时具有力度感和老辣感,在书法审美中基本上属于褒义词。写字行笔,笔迹墨色留在纸上,可以看到它的形象,它的表情,它的个性。这里既有表象的,更有深层次的。也可以说,既有技巧性的,更有修养性的。
行笔平稳持重,让笔墨更多一些与纸有亲密的接触时间和过程,表达出来的质感与浮滑轻佻的走笔痕迹是完全不一样的。黄宾虹的五种笔法,虽然原本是画画笔法,但大多数都是与此相通相关,学书人可以多多体会。
我们也都认为学书与做人相关,还有“书如其人”一说作为评价书法的一个因素,有自觉修养的书法者也把个人修为作为学好书法的重要功课。试想一个心里不安,心情急躁的人怎么写得出平和冲淡的字来呢。
在书写过程中,不要过分去使用笔法技巧追求涩感,一味的以缓慢,重按等等方法来行笔,以免过犹不及,形成滞感。做作的书写远不如自然的书写,在技巧的追求过程中,一定兼顾另一门更重要的课程——修心养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猫多长时间可以认识主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