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鲁迅笔下的中国人那么丑陋可笑,而沈从文笔下的中国人那么善良可爱?
鲁迅,从文,的是为什么鲁迅笔下的中国人那么丑陋可笑,而沈从文笔下的中国人那么善良可爱?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生乃是一面镜子,人世也是一面镜子,在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的世界,内外一样,看不到别人的世界。
变态者看到的是变态世界,丑陋者看到的是丑陋的世界,小人看到的满大街都是小人。善良者看到的是善良世界,美好者看到的是美好的世界,君子看着人人是君子。
老子说:“不入死地,焉得死”!心中莲花开,才会看到世界处处是春光。
当一个人用思想、大脑来看别人看世界时,实际是在别人身上和世界上看自己的观念,如同带着蓝色镜片看什么都是蓝色,戴着绿色镜片看什么都是绿色。所以我们应该用观、脚指头来看别人看世界,才能走出自己的观念,看到真实的别人、真实的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
鲁迅和沈从文俩个人,都是被世人公认的大作家,甚而被抬到了一代文豪的高度,令人高山仰止,高不可攀。
鲁迅先生是民国那个年代里最锋芒的存在。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向一切顽固的、劣根的、鄙陋的、世俗的媚骨奴颜开刀,宣战。
鲁迅的笔下,鲜有可爱而完美的人物形象,都是一种灰颓的、破败的、残存的余孽渣滓,这就凸显了鲁迅作为一代文学先锋闯将的本色,他是旧图腾的掘墓人,也是新风尚的倡导者,更是这个民族的清醒、深邃的存在,他的问世,就是为了以笔为旗,将一切不合理的固化的所谓传统全部打破,迎来一个崭新的、没有歧视的、没有奴颜的、没有根骨的新世界。
可惜的是,鲁迅先生仅仅是思想深处意识到了这种民族劣根性的可怕,却没有真正的从传统意识中彻底铲除。
依旧还需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采用最暴力的手段以暴制暴,从而打开通向新世纪的大门,迎来民主的风尚与曙光。
而沈从文先生,则是一个内心怀柔的文人,一个充满了敬畏和补报的知恩之人。他时刻不忘孕育和滋养他的那片热土,乐于向人们传达一种人与人之间最纯情的交往和善意,总是在欸乃的桨声中迎来那一天最原始的纯情,带着最美好的祈愿,憧憬着未来的时光,会洒满人间的各个角落,给人们带来富足和美好。
俩个人的角度不同,自然笔下的内质就有了本质的区别。如果说鲁迅是一把利刃,那沈从文就是一缕清风,吹拂过几千年的文明,播撒一片爱的种子。
但要从文意的厚重和直接来说,鲁迅先生则明显胜于沈从文先生。但无论如何,俩个人都写出了那个时代里最具民族特色的风物,也将丑恶和美丽一览无余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就看我们怎么取舍,怎么调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假如你有亲朋好友隔三差五不是横尸街头,就是枪杀于监狱,你的笔调还会那么柔和吗?你数数鲁迅先生有多少好友是这样死的!沈有吗?沙龙灯光是柔和的,隔壁太太是漂亮的!生于同一时代,但是两个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鲁迅先生的笔下的中国人那么丑陋可笑?因为,或者,我想,从文化层面上讲,鲁迅是在寻找中国近代为什么落后,一盘散沙,民众麻木不仁,血淋淋的挨打的现实的原因。或者,鲁迅先生已经找到了文化层面上的一些原因。当时,中国的现状,就好比一个铁屋子,已经禁锢着人们的心灵。因此,在鲁迅先生看起来,必须砸烂这座铁子,砸它个稀巴烂。
所以,现实的我们,应该已经能够理解当时的中国,中国的状况,理解鲁迅先生的境界与心情。先生是狠铁不成钢啊!
而沈从文先生笔下的中国人为什么善良可爱呢?我想,沈从文先生是从湘西走出来的,到了外地,到了大城市。他写湘西,写家乡,实际上是写离开了的家乡的事情,写跳脱了现实心理阴影以后的一些记忆与印象。或者是说,沈从文先生是在外面,写的是对乡村的安静的怀念,写的是他在外面对乡村现实的一种幻想,一种理想。他笔下的人物当然有许多艰难,但是沈从文先生,他是不能不爱他的笔下的人物的,他甚至会让妓女,有黑道背景的人物在某一个时候都能够领悟,或是做出某一些善良的举动。
沈从文先生的境界是很高的。沈从文先生始终是在抒写人的一种自然属性,人的天性。或者,沈从文先生是在抒写人的不变的永恒的理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鲁迅心里的怨恨多,沈从文心里的阳光多!
上一篇:开药店要准备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