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甲午战争战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北洋,日本,海军甲午战争战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谢邀!
甲午海战是1894年,晚清政府和日本爆发的大规模海上战役,最终结果以清政府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基地,中国丧失了黄海制海权而告终。
个人认为,甲午战争失败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清政府的北洋舰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北洋舰队是晚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花费大量财力,由李鸿章主导,组建成的一支强大舰队,在当时,北洋舰队有“亚洲第一舰队”的称号。
但是,在北洋舰队组建成功后,晚清政府再次被麻痹,认为自己的军队已经无敌了,从而在北洋舰队的经费方面大打折扣,导致舰队不仅技术更新停滞不前,甚至在基本保养和弹药供给上也出现了巨大的漏洞。
北洋舰队的经费去哪里了呢? 大部分都用来操办慈禧的寿宴了,小部分被操办寿宴的人贪污了,北洋舰队的很多经费都用来建造颐和园了。
要知道,军事给养是需要大量资金的,军费资金链断裂,北洋舰队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例如,本来光绪帝准备购置一艘当时最先进的战舰,但是因为慈禧的寿辰将近,所以计划被搁置了,光绪帝悔恨无极,但也无济于事,值得一提的是,这艘战舰后来被日本省吃俭用买走了,就是后来在海战中大显神威的“吉野号”。
二、清政府并没有拼命的决心
日本是一个岛国,各种资源远远不如清政府,日本悍然发动战争,实际上就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的,日本皇室为了维持甲午战争,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所有的钱都省下来用以维持军队建设,这和清政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举个例子,日本的明治天皇曾经在战争期间发布过一道诏书,内容大致是:应征支那所需要的战争资金巨大,皇室以身作则,减免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如果后续资金还有缺口,则需要举全国之力,务必保证前线将士的稳定。
战争期间,前线日军的待遇是当时日本最好的,而这一切都是以牺牲了日本皇室和民众的生活条件为代价的。
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马关条约》的赔款是前面所有赔款最高的,达到了2亿两白银。
三、李鸿章过于爱惜舰队,战争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其实,我们可以理解李鸿章的爱惜心理,因为在当时的晚清,只有李鸿章等为数不多的人,力主自强救国,而北洋舰队是李鸿章的巨大心血。
甲午海战从一开始清政府就处于被动局面,不管是战争初期的“偷袭运兵船”,还是最终的“退守威海卫”,北洋舰队的主力除了在黄海区域和日本舰队交过手以外,就一直躲在防线以内,直至最终在威海卫港口被歼灭。
朝廷主战派的爱惜心理和主和派的畏惧心理,使得北洋舰队一再错失战机,等到日军已经占据了海战的大好地形时,战争的胜负早已注定了。
四、清朝海军的管理体制太过繁冗
清朝海军的将领级别大致有:副手、管带,经略,提督等,每一级的权力都是固定的,且必须按照逐级传递的程序来执行命令。
在战争中,所谓战机都是很短促的,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日本的海军管理体制相对更先进,虽然也是逐级传递,但是每一级的权力相对更灵活,这种管理体系更能占据战场的主动性。
例如,黄海海战白热化阶段时,日本海军的“松岛号”指挥官就突发奇想从侧翼突袭清军,这和最开始海军部的作战计划不一致,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好,而事后,日军的总指挥东乡平八郎仅仅只是对他做了通报处分,可见日军的管理体系更加侧重于注重战争结果,而非权力是否僭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中国和日本近代都是闭关锁国。都是西方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两国的大门。都曾经励精图治进行变革。日本利用船小好调头的优势。逐步走向现代化。而大清王朝却没有走的那么顺利。日本现代化以后,对自己曾经无比仰望的国度开始不屑一顾。最后甚至是发动侵略战争。千疮百孔的清王朝终于被自己的学生打断了骨头。
清末处于封建制度的没落期,宫廷文化的灵魂与核心便是皇权独尊,一切以维系其摇摇欲坠的王朝为基础。1894年适逢慈禧太后60诞辰,为老佛爷操办一次规模盛大的花甲寿庆,既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更有深层的政治动因。
当一个封建王朝把统治者的寿诞看得比民族兴亡还重要的时候,这个王朝必定走向穷途末路。正当日本发动全民战争,倾力开动军国主义战车向中国杀来时,清政府没有战争动员,更无作战方针,毫无抗敌气氛。正如李鸿章自叹:“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内在原因。主要是统治集团的短视。他们处处考虑的是自己的既得利益。处处愚弄人民,推行奴化思想。把人民变成温顺的羔羊,一切为皇权思想服务。面对风云激荡的世界。莫不关心甚至是抵触的心理。统治集团害怕人民的幡然醒悟。结果被世界远远抛弃。成为待宰的羔羊。
关于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网络书籍都有介绍。什么军事装备落后,战略上的茫然失措。对日本的扩张不够重视,指挥上的拙劣,等等。我个人认为这都是细枝末梢。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个腐朽麻木的农业王朝,怎么可能战胜,工业化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家。何况日本这个国家还丧心病狂。
甲午战争的伤口被没有刺痛清王朝。他继续摇摇欲坠,自甘堕落。给中国人民的苦难和记忆,成为中国人永远的耻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对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自中法战争后,相对平静了很多年,这也使中国的政治家的神经松弛了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