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甲午战争战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北洋,日本,海军甲午战争战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最后,北洋水师建立之初,在亚洲是巨无霸的存在,却因为满清的腐败无能和极端仇视,在打压和制衡下被快速衰落,甲午之战前夕,已经外强中干,最后成为了日本的踏脚之石,奠定了日本称雄亚洲的基础。进而导致之后的中国,差点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制度,技术,观念,政治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十九世纪末日本再一次把手伸向中国,甲午战争中我国迎来与日本的第二次正面交战,知道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结局是中国以失败而告终,那么中国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呢?日本的胜利靠的不是运气,是当时他们又强大的兵力和先进的火力和装备。
要作战先养军储优,做好一系列的准备,有良好的计划在战争中才不会临场失态。然而那时候的清朝内部人心不齐,再加上根本没有能力去应对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失败已成定局。那时候的日本军队和国民素质都比较高,他们都接受这极其苛刻的训练,因为他们的武士道精神使得他们每场战争都不容许失败,一旦失败就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刑罚,那就是切腹自尽。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使他们的斗志变得愈发强烈,想要获胜的心也很强烈。
再看看当时的中国呢?军心不稳,风气不好,大烟吞噬着一大片中国,这样的状态想要打胜仗真的是难上加难,而且对手的强大使得战争很快就落败了。当然中国在那时候也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将领,但靠将领单方面也是行不通的,这是一个团队的战争而不是凭借一个人去单挑,底下都是一些萎靡不振的下手,再厉害的将领也带不动这样的队伍,反观当时的日本,他们不仅有军事能力非常高的上将,手下的士兵个个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
要知道在当时日本的海陆空三路军队都是世界属于世界前几的,再加上他们在战争前作了充足的准备和周密计划,当时的中国要应战日本也就是以卵击石了,想获取战争的胜利真的是痴人说梦。话说当时的中国军队连参谋长和司令都没有的,这也太不靠谱了。在当时中国在武器上并没有落后日本太多,但是那时候清朝军队的医疗设施非常落后,一旦有战士受伤,到后期医疗却跟不上,这样战士们就失去了战斗力,对战争来说是很不利的。
前面分析了两国的差距是有悬殊的,打仗不是光靠武器的,虽然当时清朝的武器并没有很差,但是由于人心不齐,意志力没有对方强烈,那时候一旦落到敌人之手很多士兵都会以投降叛国,而当时的小日本是誓死都不会投降,以切腹来抵触这份耻辱。当然这场战争失败了,对后人看来是深表遗憾的。
我国多次与日本交战,在那艰难的抗日战争中受尽了欺凌,最后终于获得了抗战胜利,举国欢呼。我知道即便战争过去了这么多年,但在人们的心里都痛恨着那个国家,可是时代在进步,历史已经翻了新的篇章,我们只有变得更强大才能誓死捍卫自己的国家,不要只是报以痛恨和辱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甲午海战日本能够获胜,里面有许多侥幸的成分!战神站在日本人一边,北洋水师战败,天意如此。
甲午海战实质上是大清和日本谁的变法更有效的较量
大清和日本几乎同时走上维新道路,经过甲午海战的检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大清的变法在日本人的坚船利炮下露出了原型。腐败的大清,不但不思进取而且愚不可及。在中日国运的的对决中,大清败了下来。大清败在体制的腐朽上,日本胜在体制的活力上。
北洋水师运气太差
定远舰一炮击穿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钢板,炮弹打进了弹药仓里,想想看,如果发生爆炸,日军旗舰必定葬身海底!对日舰队的打击可想而知,可惜,炮弹居然没有爆炸!
“福龙”艇在离“西京丸”左舷40米时发射艇首左侧鱼雷管内的鱼雷,如此近的距离不可能有任何躲避的机会,“西京丸”上的日本水兵一片惊惶失措,这颗鱼雷并未发生爆炸,竟然从“西京丸”的船下穿过,从右舷浮出远去了。
主动放弃制海权的昏招也说明清帝国这边压根没有斗志。 战略、战术、理念都远远落后,即使再多添几条定远和镇远结局恐怕也好不了多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以下几点是主要原因。
一、清庭政治腐败,极大多数官员盲目自大,错误低估了日本的实力,君臣上下不团结,与日本开战决心不坚决,战略目标不明确。反观日本,君臣上下一心,战略目标明确。
二、武器装备落后。由于清庭党争不断,扼制了北洋水师发展,北洋水师自建军后,未新增一舰一炮。甲午海战爆发后,北洋水师武器装备缺陷暴露无遗,主要表现为军舰航速缓慢,舰炮射速慢,炮弹缺少,特别是“定远舰”和“镇远舰”主炮炮弹只有3枚,并且还在继续采用黑烟火药。反观日本,服役了新式快速巡洋舰,配备了大量的新式速射炮,火药已使用改进的“下濑火药”,燃烧性和杀伤力极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