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怎么解释?
才有,道家,道德经“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怎么解释?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怎么解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我是个做生意的粗人,对于古典的一些东西或许解释得非常“功利”,见笑。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在道家,庄子算是代表人物之一。
所以,咱们就不需要强解释其意思,因为他是道家人,道家的最根本就是《道德经》,道德经的最根本就是道法自然。
所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的解释也只能按照这个情景来理解。
我的理解是:只有生才有死,只有死才有生。只有行得通才有行不通,只有行不通才有行得通。有对才有错,有错才有对。(其实相对论也差不多是这个道道。)这个完全符合老子的“生生不息”的理念。
个人觉得过分的去“研究”古典著作,牵强很多东西,是对其本身的扭曲,还不如把自己放入其场景中间,自然知道他在说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事非经过不知难,置之死地而后生
迷途知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件事情的开始,正是上一件事情的结束。一件事情的结束,又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始。比如女人生孩子,生孩子就是怀胎的结束。“方生方生,方生放死”,在讲事物变化的连续性,事物的变化表面上看好象分阶段,但各阶段及阶段内任何时候都是环环相扣,不可割裂的。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在讲人的思想意见问题。当一个人选择了同意别人的时候,也就排除了自己的不同意观点。相反地也是如此。以此说明不同的人的思想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同意,也就没反对。若无反对,同意也就沒有了基础。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是原理在评判取舍中的应用。当觉得某人做得对时,也就是不认同与此相反的另一种作为。当不认同他人的行为时,也就确定了自己的行为。
从总体看,这段话在强调和表达:事物及事物之间联系的整体性
上一篇:大家怎么看待许知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