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隆中对》?
刘备,隆中对,荆州如何评价《隆中对》?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孙权只有两种选择,降曹或抗曹。即令降曹,也得保住江东基业,这又必须能战才行;不能战,降曹后迟早必被吃掉。不论是降是战,当务之急都是支援 承受曹军主力压迫的刘备。
朱熹论及此问题时 说:“孔明之请救,知其不得不救。孙权之救备,须著救也。不如此,便当迎操矣。此亦非 相识,势使然也。”孙刘结盟,是一方求救,一 方不得不救,于双方都需要,都有利。至于双方 冲突的可能性,此时尚未出现。
《隆中对》近期方略,大概如此。
三、《隆中对》的远期方略与刘备的作用
《隆中对》远期方略,是关于入蜀、治蜀和自秦川、宛洛北伐等事。近期方略与远期方略合而观之,《隆中对》似乎是一个进取的开拓的方略。这个方略能够实行到什么程度,一靠客观条 件,二靠刘备有坚定的追求。
但是此时的刘备, 胸中并没有装着《隆中对》。他是一个不具有明确战略思想的随波逐流的人。虽然这样,历史大体还是顺着《隆中对》的方向步步发展,这证明 《隆中对》大体上符合客观条件,具有无形的力 量。
刘备对诸葛亮,始而有知遇之恩,终而有白帝托孤之词,而诸葛亮后来也是鞠躬尽瘁以辅刘禅。这些情况,使历代史家多认为刘备最赏识 《隆中对》,并始终不渝地为实现《隆中对》而奋斗,军政方针悉以《隆中对》为依据,委诸葛亮行事。其实,情况并非都是如此。
刘备一生,与曹操角逐,不是对手;与孙权角逐,也无优势。当时人对刘备评价,有誉有 毁,但是毁多誉少,毁实誉虚。《先主传》注引 《傅子》载曹操丞相掾赵戬之言曰:刘备“拙 用兵,每战必败”;《陆逊传》亦谓刘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刘备一生的败战记录,是人所共知的。只是到赤壁战后,刘备才恢复了一支可 观的武力,被陆逊视为“强敌”。但是夷陵一战,正是这个陆逊,使其“强敌”全军覆没。
比军事才能的估价更为重要的,是刘备的政治声誉问题。《先主传》注引《魏书》载吕布诸将曰:“备数反复难养。”这是建安初年的事,刘备声誉已是如此。以后刘备又几经反复,才在荆州刘表处暂获栖身之所,而刘表也同样地“疑其心,阴御之”。赤壁战后,刘备据有荆州江南四郡,这本是荆州境内落后之区。
《鲁肃传》注引 《江表传》,周瑜上孙权笺,还说“刘备寄寓, 有似养虎”。以后刘备助刘璋而又叛刘璋,也是如此。我无意偏重以道义原则衡量刘备。道义原则不是认识和评价《隆中对》的主要标准。《隆中对》中虽有道义说教之词,它本身立论,却主要是以利害而不是以道义为出发点。但是道义影响政治声誉,在当时还是起作用的。
刘备的优势,似乎在于《隆中对》中说到的“帝室之胄”的身份。这只是相对于曹操挟持汉献帝一事而言。但是汉室之衰已是无可挽回。何 况汉献帝的法统既然还存在,刘备就不能置之不顾而另外有所标榜。所以帝胄身份并无助于刘备的成功。至于对长江流域的刘表、刘璋而言,刘备连这点名义上的优势也谈不上,因为三刘恰恰都是西汉景帝的后裔,都是帝胄;而且刘表、刘璋,论家世和个人履历,显然都比刘备要强得多;论拥有的潜力,也远在刘备之上。
而且稍前几年还有一个“帝室之胄”刘繇,曾经被安置在扬州牧的位置上。刘繇、刘表、刘璋,东汉的扬、 荆、益三大州的州牧,都是受命于汉帝,名份上刘备与他们也是未可同日而语。刘备终于并吞刘表父子及刘璋势力,不是凭帝胄身份,而是凭他自己闯荡半生的权诈,凭他的对手的愚昧和暗弱可欺。
总之,自从草庐作对以后以至刘备死前,刘 备并未以《隆中对》的方略为念,孜孜以求其实 现,当然也没有把诸葛亮放在运筹帷幄的贴身位置上,大事向他咨询。刘备死后,诸葛亮得其托孤之言,始获特殊地位。此后治蜀、北伐诸事, 诸葛亮才得以按照《隆中对》的谋划,择其可行者逐步推行。也许可以这样认为,刘备死后,诸葛亮始得真正尽其才用。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主旨讲,隆中对只是塌上策的翻版,内容一致,新意不多。之所以隆中对名气大,不过是凑巧出了个张松,又多了个没头没脑的刘璋。隆中对居然误打误撞成功了。而一场夷陵之战,刘备能接班的元老非死即伤,庞统、法正、关羽、张飞接连毙命。只有矬子将军李严、和后勤部长诸葛可堪一用,被双双托孤。而李严壮年之时,才智不及三岁儿童,诸葛三言两语便将其贬废为民(没故事,你信吗?)。
而陈寿~一个蜀国文人,年轻时接受的全是对权臣诸葛的歌功颂德。而诸葛的严刑峻法,与刘备初入川时的苛政盘剥,是强不知多少倍。人心对比,诸葛确实比大耳更可爱。
扯远了,一句话,隆中对若没实现,它就是个屁,但它成功了,就有了吹的资本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