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庸,中庸之道,孔子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庸是不远不近与心灵达到和谐平衡,身与心的平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庸,就是在处理任何事情时,既要把握永恒的原则,又要顺应变化的环境,因时丶因事、因人制宜,力求做到恰如其分,而不能因循守旧,或者走向两个极端。
中庸的意义就是我们要在实际中坚持中庸之道,不能简单地中立,不作为,甘于平庸,更不能庸俗,也不能走极端。要正确找中间的平衡点,这就是中庸的中。只有坚持中庸之道,才能建立社会公正,经济协调发展,家庭合谐,社会稳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和也,庸也。
不难理解吧!
中庸 这种处世方式 也是来源于河图 易经。
中,就是中间。守住中间,守中!做人做事要守中。中不中?好的意思,合适的意思。河图中间是五,四面对称求平衡。固定也好,变化也好,中间不变,核心不变,四面平衡。中间变了,很容易失去平衡,这盘局就玩不下去了。做人做事,职场商场,仕途军战,无不适用。
关键是 “核心要守住”!就是那个 中,你能不能守的住!能不能增强你的 中,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
一个人的中,就是你自己的人格!在一件事情上体现为 你自己的核心立场,核心利益,能不能守得住;一个企业的 中,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质量,你能不能守得住;商场官场的 中 就是你的立足之本,做事能力,上下迎合,左右逢源,能不能守得住;战场上的 中 就是你的大本营,你的核心阵地,能不能守得住。
守住了中,好比天平中间的支撑点,两边的平衡不断变化,如何调整?这整个过程就是 “庸”,和 的意思。调平衡了,就是 和。和是一个确定点,庸 是过程!或者说是 处事方式!如果天平中间的那个“ 中 ”不断增强,那他就能承担更大份量,更难以撼动!
有的人做事手法巧妙,很快就能把天平调平衡了,场合上就是 逢迎往来,谁都不得罪,两边捞好处!你骂他 媚上欺下,关键时刻你还得笑着脸指望他能帮你一把!仔细分析他的位置,中,他如何获得领导信任 以及你的寄托,最终还能把事儿给办了。这个过程,他的方式,庸。
连起来:
立足于自身的能力而不败,运转周边资源于心胸之间。————中庸!
我的解释!不怕你证明,就怕你不敢面对———关键时刻放不下自己心中那一点点愤懑!(超题了,不讲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庸是孔子为至圣先师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在论语中也把中庸说成是最高的道德。所谓的中庸,又叫中道,中行,意思是为对立的两端之正中间的调和,不偏不倚的折中。儒家之所以大讲特讲中庸之道,目的就是要调和矛盾,防止和反对过火行为。即\"过犹不及\"。这无疑使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有了理论根据,以消除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孔子说:\"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意思是说对于不仁的人,过分地痛恨,会引起祸乱。这种\"不为己甚者\"就是中庸之道。仅作为一种方法论来说,这种\"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还是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和进步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过犹而不及”,“物极必反”,这些都和中庸思想是相左的。
中庸强调的是一种折中,通融,融合。更通俗地说,指在待人接物上,保持一种平和、中正的态度。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内容,且也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内容。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大体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道德态度,因为它涉及的不仅仅包括个人的品格修养,更涉及到了政治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中庸,一种原则和态度
中庸,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在经过了孔子的大力宣传推广,而被大众广为熟知。
在《说文解字》中,“庸”一词被释义为“用也……”,所以它的原本意思大概就是实用之义,恰到好处。
两个字合起来,“中庸”大致意思就是中和实用。所谓“和”,即和谐共处。所以,在儒家思想中,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核心内容。
关于“中庸”一词,很多人大概知道它的意思,但是仍有不少人将其片面地理解为是一种无底线的忍让、退让,无能,懦弱。
其实,儒家中谈到的“中庸”,是一种原则性比较强的态度。
比如用这一思想看世界,世间的很多事情,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非正亦邪的,不是非阳必阴的,错误的对立面并非是正确。即不偏不倚原则,凡事适可而止,不走极端。
中庸,受道德标准约束
孔子中的中庸,是有道德标准裁定的,即首先要服从社会的礼制要求,这就意味着因人、因地、因时、因事等而求得适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