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庸,中庸之道,孔子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个人的思想,不管走多远,最终不要忘了回来“复礼”,“礼夫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中庸,有容乃大之精神
中庸,有许多的引申意思,如除了强调适度原则,还包含了宽容等意思。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说得不亦如此。
古人坚信,“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孔子主张“取物以节”,这就充分体现了博大,宽容的精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庸是孔子为至圣先师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在论语中也把中庸说成是最高的道德。所谓的中庸,又叫中道,中行,意思是为对立的两端之正中间的调和,不偏不倚的折中。儒家之所以大讲特讲中庸之道,目的就是要调和矛盾,防止和反对过火行为。即"过犹不及"。这无疑使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有了理论根据,以消除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孔子说:"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意思是说对于不仁的人,过分地痛恨,会引起祸乱。这种"不为己甚者"就是中庸之道。仅作为一种方法论来说,这种"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还是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和进步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知道,中国文化传统是这样一个概念——“中庸”。我们一说到“中庸”,就以为“中庸”是折中的概念,不是这个意思。《论语》中说“中庸”是什么?“中庸”是“至德”,它比“仁、义、礼、智、信”还要道德。
“中庸”首先,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它又不仅仅是道德,而是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它是道德和思考问题方法的结合。中国在讨论认识的时候,是一定和道德联合在一起的,这是我们和西方不同的。
《易经·系辞》里有这样两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和“器”,这两者是什么观念?道在器中,以道御器。如果这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我们这个词还可以换另外一个词代替,这个字念“术”,“术”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道在术中,以道御术”。
“中庸”为什么是德?同时也是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在《论语》中说的非常清楚,“叩其两端而执其中,持中无权,犹执一也。”“执中”不是执在中间,而是两端的任意一点。
最大点和最小点就是两端,两点之间的任意一点都可能成为“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我们研究两个不同性质事物的时候,我们要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任何事物都是有特定的时间、空间。
第一,我们要“叩其两端而执其中,持中无权,犹执一也。”第二,我们也要学会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面如何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中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粗人理解中庸,就是墙头草随风飘,哪里横行霸道哪里倒,就是水中浮萍无根,哪里权势当道哪里点头哈腰。共产党人就要坚持真理,做人民的公仆,带领人民走发展富裕的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问题看当时,如果不偏不倚,就叫中庸,古人会这么笨么?这个也叫高论?这个也配叫经典?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如果中庸是不偏不倚,那真是糟粕了。
中庸,一句话:无一事不合理,即中庸。
孔孟都说过仁义,为仁义,你该死就去死,如果按上面这么解释,那还谈什么舍身取义。如果君子怕死,儒学会流传到今天?那还学什么礼乐射御书数,怕死你学这些?这些都是要干大事的。
这句话再通俗点就是,不该死,别去找死,这叫明哲保身,例子很明显,韩信。如果该死,死就死咯,看看文天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掉书袋儿了,直接说。中庸就是刚刚好的意思,天亮了,你睁开眼刚好看见东西,小时候出去淘气,一到家,刚好母亲大人拿着鸡毛掸子正在等着你。你刚撒完尿,提着裤子正在双眼放光地骂董事长这个老东西,你一年也碰不到的董事长刚好就出现在你身后。你花两块钱买了一注彩票,刚好中了五百万。彩票放在口袋里,你媳妇刚好就把衣服洗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