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外国人是怎样学中文的?
汉语,琉球,汉字古代外国人是怎样学中文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外国人是怎样学中文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我的回答更精彩:
现在就以明清之际外国人怎样学习中文来说明。
明朝和明清之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时期。出于政治、通商、传教等的需要,大量外国人努力学习和研究汉语,并留下了珍贵史料,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一时期,外国人的汉语学习有两个中心:
一,以琉球、朝鲜为代表的周边东方国家的汉语学习
二,是以耶稣会传教士为主的西方人的汉语学习。
第一,琉球人学习汉语
洪武五年,琉球(现日本冲绳)与明朝建立朝贡关系。琉球曾先后至少16次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并在国内兴办教育,推广汉语汉字。到了清朝,琉球的汉语学习规模继续扩大。琉球留学生成了维系中琉友好关系和在琉球继续传播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的中坚力量。
第二,朝鲜人的汉语学习
朝鲜人一直重视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汉语学习与研究方面成果卓著。为学习汉语而编写的教材内容丰富,话题饶有趣味,既有书面语,也有方言俗语、谚语、成语。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情景教学,创设生动的模拟情景,例如以两个高丽人和四个中国人在去往北京的路上相遇相识直到相知为主线,围绕这个主线又设计了吃饭、喝酒、投宿、买卖等众多小场景,自由地设计了踏春、秋游、上学、治病、借钱、讨债等近百个会话的模拟场景,将语言有机地融入创设的情景之中。
第三、耶稣会传教士的汉语学习
(一)入乡随俗,互帮互学
传教士与士大夫阶层打交道,这些官员与传教士共同译书,顺便充当他们的汉语老师,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徐光启。来华传教士“入乡随俗”式的“互帮互学”的学习模式,为我们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历史借鉴和良好范式。
(二)分析汉字结构。
利玛窦在《西国记法》一书中专门介绍过他的汉字联想记忆如:“要”是一位来自西部的女子;“利”是收割庄稼的农民;“好”是怀抱孩子的女人。相比利玛窦的记忆法,曾德昭、安文思二人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则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二人发现汉字字形与字义关系密切,有律可循,如将“日”“月”相结合就构成表示光亮的“明”字,将“心”禁锢在“门”内则构成表示忧愁和苦恼的“闷”字。
(三)发明汉语拼音帮助学习
利用拉丁字母拼读汉字。为掌握汉字发音,来华传教士借鉴西方音韵学理论和方法,对汉语语音进行详细分析、归纳,几经尝试,终于摸索出了一套用拉丁字母拼读汉字的方法,开启了中文拉丁化的历程。 教会单独编成《西字奇迹》,金尼阁在利玛窦等人方案的基础上简化了拼法,出版了《西儒耳目资》一书,为今日汉语拼音方案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明显优于传统的反切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音韵学的发展,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晶。
(四)以《四书》为教材,编纂了词典
利玛窦翻译的《四书》一直是耶稣会的汉语教材。此外,传教士还编纂了词典,最早的双语词典是罗明坚和利玛窦共同编纂的《葡汉辞典》,入清后,涌现出更多、更完整的双语词典。这批词典不仅开创了汉语学习词典的历史,也提供了最早的学习西方语言的资料,保留了大量明清两代的语音材料、方言语料和最早出现的西方外来词,对今天的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外语教育史研究、中国语言学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五)开设第一个汉语学校。
在澳门期间建立的中国第一个用汉语学习机构,也是晚明时期中国第一所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学校。1594年,范礼安在澳门创办了学院,成为第一所进行汉语培训的高等学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此外,他们还在杭州、嘉定等地建立过类似的汉语培训中心。
第四、后记 外国人在明朝和明清之际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有计划又有步骤,请教师写教材、工具书,有独特的学习模式,重视在实践中取得成绩。使得很多外国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快就可以参与与中国人的汉语交流。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 逸闻秘史寻雅趣,名人奇事为镜鉴。
神游史海,烟波缥缈的古文旧典犹如取之不尽的珍宝异藏; 深耕文苑,浩瀚无际的老著新说却似品尝不竭的美味佳肴; 古往今来,数不胜数的正书野史总有叹为观止的悲欢离合; 前世今生,三朝五代的奇闻杂谈尽显令人唏嘘的酸甜苦辣。 它们或发人深思,或給人启迪,或令人感叹,或予人睿智。
君若有暇,不妨听我娓娓道来,我愿成为您忠实的良朋益友,陪伴您的闲暇时光。 以文会友,敬请关注、交流。
上一篇:颜楷和欧楷哪种字体更容易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