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苏轼的教育观与父亲苏洵有什么不同?
苏轼,他的,孩子苏轼的教育观与父亲苏洵有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苏洵培养出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合成三苏,但苏轼的三个儿子都不出名,他们的教育观有什么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是迄今为止所有邀请回答中,我感觉最有意义,也是我最喜欢回答的提问。
不仅因为,苏轼,是我的挚爱“亲朋”,更重要的是苏家的育儿观念的确颇有传奇色彩。
在“唐宋八大家”中,“老苏”苏洵、“大苏”苏轼、“小苏”苏辙,父子爷儿仨独占三席,可以说旷古及今,无能出其右者。需要说明的是,这八大家中,老苏,是唯一一个没有考中进士的布衣,也就是说,他是唯一没有“文凭”的文章大家。
“老苏”能名垂青史,不完全是他不同凡响的文章,重要的是“父因子贵而显”的苏轼、苏辙两个名满天下的好儿子。当然,也许作为国人咿呀学语的《三字经》中“反面教材”,也让他身上多了些许神秘光环。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易早思。
这是让人们读书宜早不宜迟的劝学篇。其中,二十七岁,才开始努力读书的“苏老泉”,不是别人,正是苏轼的老爸苏洵。
另外,我们高中语文课本中著名的政论文《六国论》,也是苏洵的作品。
相对于年少成名的其他文章大家,“老苏”27岁才开始用功读书,岂不是挥霍青春时光?又是什么神器妙法培养出来苏轼、苏辙这两位杰出的文人士大夫呢?
这可要仔细扒一扒,捋一捋。
苏洵的父亲苏序有三个儿子,老大苏澹、老二苏涣,三子苏洵。在苏洵尚未成年时候,他的两个哥哥就先后金榜题名,只是其大哥英年早逝。
在老二苏涣考中进士的时候,老爷子苏序正在集市上喝着小酒,就着牛肉与人海阔天空。家人拿着朝廷诏书和文告找到他报喜的时候,老人家还抱怨惊扰了他的酒兴。在众人劝说下,苏老太爷极不情愿的把别人奉为至尊宝贝和无尚荣誉的“录取通知书”,揉吧揉吧,与吃剩下的酒肉一起,放进褡裢儿里,吩咐小童背着,自己骑着小毛驴晃晃悠悠的回家而去。
距离村庄老远,就听到沿途奔走相告,看到一路张灯结彩。原来,这次眉山是一炮双响,除了苏家,另外一户程姓人家的孩子也中了进士。这对于眉山,和眉山百姓,那是可喜可贺的大事情呀。
相对于程家的大张旗鼓,老苏家就显得悄无声息。这就是不事张扬的苏老太爷,实际上,他比谁都兴奋不已,他比谁都心里有数。
“心中有数”?没错,心中有数。
转眼间,18岁的苏洵,踩着哥哥的脚步,沿着哥哥的道路参加了朝廷考试,结果名落孙山。
按照当时的情况,参加个一两次,甚至三四次考试,考中、考不中都很正常。但苏洵却不,一次考不上,干脆不考啦。为什么?很简单,他不适合。当年的考试主要考“声律记问之学”,通俗说就是:诗词歌赋和死记硬背的经史子集。对于这些,老苏就像是一个偏科的学生一样,几乎样样稀松。
另外,玩心不退的老苏,还记挂着他的一帮狐朋狗友,还惦念着旖旎的山水风情,甚至风花雪月。
所以,说不考就不考。游荡,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
有人劝苏序,也不管管你家小三儿,让他好好向学。苏老爷子干脆说道:他的学习,不用我操心。
说时迟,那时快。转眼间娶妻生子的苏洵已经27岁啦。不知道触动了哪根神经,苏洵主动和妻子说要继续学习,考取功名。自然,大家闺秀出身的苏妻,一口答应,承担全部家务,让他一心治学。
如果说,“要我学”是为学习而被动学习的话,那么,“我要学”就是自由呼吸,顺风飞扬的自在汲取。
可惜,没办法,“老苏”不是吃考试这碗饭的人。从30岁开始,到37岁,又连续考了三次,均都名落孙山。
脚一跺,心一横。不考了,坚决不考啦。自此,“老苏”再没有进入考场,所以,一生也没有拿到一张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文凭。
于是换脑转型的老苏一方面,烧掉所有以前为博取功名而写,现在看来轻薄肤浅的文赋诗歌,重打鼓另开张做一个自由的读书人,决计成为一个独树一帜的文章家。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苏洵,此时此刻亦然心无旁骛,全部放下,他读《诗经》,感觉宽和而仁厚;读《楚辞》,感觉精深博大;读孟子和韩愈的作品,感觉淳朴而敦厚;读司马迁和班固的文章,感觉雄健而刚强。初读,走进古人,高山仰止;再读,跳出书外,骇然大惊;复读,心灵对话,清风徐来。。。突然,一道亮光划过,豁然开朗顿悟。就这样,一个文章大家,就这样闪亮登场,走向历史舞台。
另一方面,悉心指导苏轼、苏辙哥俩,爷儿仨共同进步,一起提高,决心做一个家教出身的教育家。
正如天才的球员乔丹、科比、马拉多纳等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练员一样,天资平庸的人更能知道赏识教育,对于学生和球员的意义。
苏轼、苏辙,学习之余在自家院子里淘气,一不留神挖到一块黑黢黢,光溜溜的石头。小哥俩搬着石头做游戏,“老苏”看到后,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表扬这俩弟兄的惊喜发现:这是一块上好的砚石。之后,磨成砚台,交给苏轼。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苏轼一直珍藏着这块砚台。据说,现在被一个大家收藏。我想,如此对儿童的教益,是终身受用的。
嬉戏游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非要遏制,那儿童的成长会是残缺的。夏天,光着屁股的苏轼、苏辙哥俩,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穿梭在松林里面采摘松子,匍匐在溪水里面摸鱼捉虾,跳跃着追逐蝴蝶,手捻着花蕊绿叶。。。多少年以后,苏辙回忆文章里面,依然对此念念不忘,津津乐道。当然,苏轼一生对山水的挚爱,不能不说与少年的经历有关。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说放纵游玩是释放天性最好的途径,那么边学边议的经史子集以及政论解读才是“老苏”、“大苏”和“小苏”日常的主修课。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举一反三,谈古论今,纵横时事,十四五岁的苏轼能够写出《夏侯太初论》,其中“人能碎千金之碧,不能无失声于破斧;能博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蛰”,把曾经沧海难为水解析的如此老道,也就不足为奇。无怪乎,苏辙在官至付宰相时候回忆道: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也就是说满肚子全是经史子集和圣人文章,每到太阳出来的时候,还要晒一下肚皮,唯恐满腹的才华和知识,生锈发霉。读了多少书,就不用赘述啦。
给孩子知识,是立足社会的本领;给孩子品德,就是行走世界的不二法门。“老苏”在《名二子说》里面,全面解读了“轼”和“辙”的含义。他是通过给孩子起名,让孩子铭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鼓励孩子围绕“立德”,进,要为民“立功”,退,要为世“立言”。
有如此品学兼优的教育,苏轼、苏辙不成为大家都难,不成为后世典范都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