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茶叶如何储存?
茶叶,异味,放在茶叶如何储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茶叶储存,有4大核心要素——防潮、避光、防串味以及防高温。
另外,具体还要看什么茶类、茶叶预计会多久喝完,来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常见的储存茶叶的容器有:铝塑袋、纸袋、陶罐、瓷罐、铁罐、锡罐等。
防潮
受潮是茶叶第1大天敌。无论什么茶类,辛辛苦苦一道一道工序做出来,最后一关就都要做好干燥,将干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到6%上下,甚至更低。
因此,可以说茶叶最要紧的就是防潮,一旦受潮变质,茶叶基本上就毁了。茶叶打开后,每次取完茶,都要马上封好包装,以免受潮。
①用铝塑袋包装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打开后,取完茶后,可以排掉一些多余的空气,然后夹好。
②像普洱、安化黑茶等饼茶、砖茶,撬开过后,既可以室内摆放,也可以用专用的铝塑袋、牛皮纸袋装起来。
如果就这样摆放在室内,务必控制好室内湿度,尽可能不让室内湿度超过70%。我自己的茶室,有些茶是直接摆放在室内,无论人在不在,都会一天开几次空调来控制湿度。
③如果是一筒、一提买的普洱茶,还可以购买专门纸箱,加强防潮能力。
④像闽南、潮汕人乌龙茶消耗量比较大的,可能会一次买几斤、甚至十几斤。这种情况,可以买一些不锈钢桶,把同一款茶装起来。
⑤对于特别珍贵的茶,我们会买专门的瓷罐、陶罐或者锡罐来存放。
比如说喜欢喝乌龙茶的潮汕人,传统上就喜欢用锡罐来存放。人们认为做得好的锡罐,不仅能有效隔绝空气、湿气,还没有铜铁罐的“锈腥味”,影响茶叶本身的香气、滋味。
避光
“见光死”,某种程度上很适合用于经历过完整制作工序的茶,尤其是太阳光,像我比较熟悉的乌龙茶,曝露在光照之下,一个钟后风味很可能就大不如前。
因此,用袋子、罐子把茶叶装起来,除了防潮,另外两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避光、防串味。
防串味
这个也很好理解,茶叶有很强的吸附气味的能力,必须避免它们吸附到其他杂味。
我们经常说茶烟酒、茶烟酒,也常常在卖烟酒的地方,看到人卖茶。其实,真正爱茶的人,绝不喜欢人在藏茶的地方抽烟,搞得乌烟瘴气。
日常生活中藏茶,需要避免油烟、香烟等各种杂味的影响。
防高温
温度太高,对于藏茶也不大好。茶叶其实蛮有意思,在树上时,茶叶生长最快的速度,跟人体感觉最适宜的温度是差不多的,在18-25℃。其实,这个温度对于藏茶也是比较合适的。
此外,像绿茶,有些清香型、轻发酵的铁观音之类的乌龙,人们为了在茶叶打开后,能继续保持茶叶最初的风味感觉,也会将这些茶放在冰箱0℃一下的冷藏室。
以上是一点经验之谈,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我是青藤茶聊,也欢迎大家关注,和我一起在头条聊茶、聊书、聊旅行见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茶叶有二个持点,一是容易受潮发霉,二是容易吸收异味。所以茶叶打开后要及时密封放入冰箱。另一话题是满意的春茶可适当多购一些,容器密封好放入冷藏,延长保鲜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世界茶品品类众多,他们同属于一个类,茶。
而大家在喝茶的时候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开封后保存的问题。
到底是食物一样放冰箱,还是只需要密封好常温保存呢?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茶都是同一个储存方式。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中国六大茶类的储存方式。
茶叶储存的必要性
茶叶,是一种吸湿、吸味性极强的物质。
非常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份以及味道,在开封后若储存不当则容易导致茶叶失风(失风指代茶叶在空气中加快陈化,导致的陈化性),且容易产生异味。
而愈是发酵度青且香味高扬的茶品,愈是难以保存。
在贮放一段时间后,香气、滋味、颜色会发生变化,滋味发生改变陈味渐露。
因此,茶叶储存的方式和方法成为了保证茶叶品质的关键步骤。
同时茶叶生产基本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而如何保存茶叶使其保持原有的品质成为了销售过程中厂家茶商茶友们关心的重要话题。
六大茶类储存方式
陈馨经常遇到茶友们询问,是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放冰箱呢?
武夷岩茶是不是也要放冰箱呢?
其实不然六大茶类并不是所有的茶品都需要放在冰箱。
存放标准和条件主要是根据其发酵程度以及工艺特征来判断。
先总结一下需要放在冰箱的茶品有:零发酵度的绿茶、微发酵的黄茶、以及半发酵的清香铁观音和部分台湾茶。
需要避光避湿放在背光处常规存放的茶品有:半发酵的青茶中武夷岩茶、广东乌龙、部分台湾茶、红茶。
需要适当温度、适当湿度进行后发酵的茶品有:白茶、黑茶。
小结
每一款茶都有他们最好的品饮时间,在打开后没办法一口气喝完的情况下保存就变得尤其重要。
在此陈馨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和味道过大的东西一起储存。
2:避免水份过大的地方进行储存。
3:避光储存。
4:尽量保持盒子的密闭性。
希望大家在最好的时间享受欣赏到茶叶的美好。
希望茶人陈馨的文章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中国茶。
欢迎各位朋友点赞关注,提出不同建议在评论区里进行讨论。
本文由茶人陈馨原创撰写,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茶叶知识,快来关注茶人陈馨。感谢阅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