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儿童健康需要注意哪些?
孩子,儿童,幼儿儿童健康需要注意哪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儿童健康有家庭、生活饮食、学习成长等很多方面,暂且不谈
今天只说心理健康,他们还是个孩子,但是他们没有多少快乐的童年,他们不像我们小的时候,下河游泳摸鱼,抓螃蟹,跳皮筋,玩沙包,老鹰抓小鸡,捉迷藏等等,这些玩具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于孩子的玩的乐趣很大,但是在回过头来看看现在的孩子是什么样呢?
第一 从小就开始了学习课堂之外的兴趣班,钢琴、其他、舞蹈、奥数、英语等等,除了学校门,进了培训班的门,家是什么,家只能是睡觉的地方,而身边的同学呢,也只是上课去课间一起玩一起闹腾,其他时间都在学,是真的孩子喜欢么?我们都想想!
第二 除了上学就是在家里,玩手机,玩平板,看电视,他们这个年龄应该有的阳光、率真、打打闹闹这样的属于他们独有的无忧无虑也都没有了,作为家长见过孩子有多少次放声开心的大笑,这是无趣的童年,虽然不知道对于成长,对于未来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肯定是有影响的。
以前的我们有很多玩伴,现在的孩子下了楼出来也没几个伙伴,失去了很多乐趣,那么我们如何做呢?
有时间了记得多陪陪孩子,不是你拿着手机陪他看电视,而是你也参与进去,全身心的带着孩子玩,出去散散心,吃好吃的,玩好玩的,不看自己的手机,给他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童年乐趣,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们都是这样一步步过来的,未来等着他们的还有各种数学语文英语等文化补习班,各种试卷,没有时间去释放自己,所以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需要陪伴,不要刻意的去规划他们的路线,学这个学那个,让他们的快乐的玩耍,才能认真的学习,毕竟,他们还只是个孩子
打这么多字,好累,加油吧,一起努力,为了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儿童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一个家庭乃至社会影响都非常的大,儿童是社会中最为弱势的群体之一,从出生一直到青少年阶段的整个发育过程中,来自身体、家庭、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对儿童健康产生不利。因此,儿童健康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儿童年龄分期及保健特点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解剖、生理、心理的功能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一个规律性,所以我们将儿童的年龄分为7个时期,以便于把握每个时期不同的特点。
胎儿期是指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为止,一共是40周的时间。在胎儿期,各系统、器官发育非常迅速。
这一时期,应该注意减少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包括感染创伤、滥用药物、接触放弃放射性的物质毒品以及营养缺乏严重的疾病和心理创伤等,因为这些因素都能够影响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流产畸形或宫内发育不良。
新生儿期是指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到28天之前,在新生儿期,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特殊特殊性,婴儿的适应能力项目尚不完善,发病高、死亡率也高。
因此在这期间呢,我们应该保证患儿所处的环境保持稳定,做好呼吸道护理、保暖、合理喂养,并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访视。
放新生儿衣物的衣柜不能放樟脑丸,以免发生新生儿溶血,新生儿应该衣着宽松,保持双下肢的屈曲状态,有利于髋关节的发育。
3.婴儿期从婴儿出生之后,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此期是生长发育极为旺盛的阶段,因此对营养的需求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消化道系统难以适应对大量食物的消化吸收,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同时婴儿体内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抗感染能力较弱,所以应该保护婴儿少受各种感染和传染病的侵袭。
这一时期应着重合理喂养。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推荐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母乳喂养可维持到2岁。母乳是醉死和婴儿生长发育的食品,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推荐以富含铁的米粉作为首次添加的辅食,辅食添加遵循由少到多、由薄到厚、由一种到多种的循序渐进原则。
婴儿的居室里应该阳光充足,空气良好,冬季的话室内温度尽可能的达到18~20摄氏度,温度为55~%60%。哺乳期的孩子主张和妈妈同居一室,便于母亲哺乳和料理婴儿。
婴儿的衣着包括尿布,应该选择浅色柔软的纯棉织物,宽松而少接缝,避免摩擦皮肤和便于穿脱。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婴儿生活技能、促进各项技能发育,如良好的进餐、睡眠技能,根据不同阶段的运动发育特点,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身体活动训练如抬头、独坐、爬行等。
4.幼儿期幼儿期是从1岁到满3岁之前为幼儿期,这个阶段体格生长发育的速度较前减慢,小儿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很有限,是社会心理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意外伤害发生率非常高。
在这一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搭配、安排规律生活,鼓励孩子自己用餐具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等;促进语言及各种能力的发展,父母应该重视与孩子的交流,利用各种游戏、故事等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适当增加户外活动;监测有无肥胖及营养不良等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应该格外注意预防异物吸入、烫伤、跌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5.学龄前期从3周岁到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在这个时期体格生长发育都比较慢了,但智能发育更加迅速,与同龄儿童和社会事物有了更广泛的接触,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我们应该在孩子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知识面等方面加以拓展,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想象和思维能力,使之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定期体检,预防缺铁性贫血,做好眼保健、口腔保健,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