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德经》的“德”是指什么啊?
万物,道德经,的人《道德经》的“德”是指什么啊?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德,就是本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古哲人称谓的“德”是指“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行为原则,也就是“道之德”或“道的德性”,简称为“道德”。即,“道之德”的本义,是指“阴阳行为原则”,简称“阴阳原则”。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
老子说:万物的行为是阴阳相抱的阴阳行为,而且是“冲气以为和”的行为原则,即“斗争之和谐”的阴阳行为原则。那么,阴阳行为原则,称之为德;而“德行”反映的是阴阳双方行为的善或理性,也就是阴阳双方的行为精神。
孔子曰:“阴阳合德。”(《易传·系辞下》第六章)又曰:“阴阳不测之谓神。”(《易传·系辞上》第五章)
其中,“阴阳合德”:是指阴阳行为原则之德。阴阳不测之谓神:是指“道”内在的“阴阳之气”之行的正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称之为神。
孔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中庸》,第十六章)
“鬼神”是指:阴之为“鬼”,阳之为“神”,“鬼神”是孔子在当时的历史时期,针对人们主观“鬼神”的认识,形象地强调客观存在阴阳的行为精神是无形无体无声。
孔子说:阴阳之合的行为原则称之为“德”;而“德之行之神”的行为精神可真是普遍而盛行!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内外的行为之中。
这里特别指出:孔子称谓的“鬼”、“神”在他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语意,我们要正确去理解孔子思辨中的奥妙之真理,我们不能仅仅以“形而下”在“字”的现象之义中去解释。
如:孔子的“鬼神之为德”、“阴阳不测之谓神”、“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气也者,神之盛也;魄者也,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神无方而《易》无体”;以及“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中国古哲人称谓的“道德”或“道之德”,就是道之本之精气的阴阳行为原则,也就是道之本之精气按照“阴阳行为原则”生化道之体的万物。所以,阴阳行为原则之德,就是宇宙万物的行为原则,也就是人类世界之上的、最高的、无时间、绝对性的道德普遍原则。
正因为“道之德”是最高的、绝对性的道德普遍原则,所以“道之德”之“和”的行为原则,就是全球人类自身不同历史时期、相对的伦理道德的认识本体,就是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共识,就是全球人类社会中不同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必须遵从的伦理道德底线。进而,绝对性的“道之德”也就是人类世界伦理的道德普遍原则或道德行为准则。
道之德或道德,是针对宇宙万物而言的(或者说,是宇宙世界“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而人道的伦理道德,是针对人类而言的。
註:中国古哲人称谓的“德 ”或“道之德”,不是(错误翻译成)西语中人的“品性端正、好的品德、优点或美德 moral/morality/virtue”。而人的“品性端正、好的品德、优点或美德”具有历史时空的相对性。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那么,最高、绝对的道之德(或道德普遍原则)的定义,我可以这样地给出:
道之事中“有与无”共同存在,并且是由“有”中的阴阳双方产生“无”;则“无”以“势之行”之形式,推动“有”中的阴阳双方之“和”之目的,称之为道之德。
注:道之德,就是道德普遍原则。道德普遍原则必须具有一般的形式,必须普遍有效适用于一切场合和一切人,即适用于宇宙万物(不涉及具体的人、习俗、宗教、意识形态)。也就是说,针对人道而言,道德普遍原则能够作为人类相对行为标准次序的终极绝对标准来接受。
中国古哲人在公元前6世纪,在哲理上就揭示了宇宙世界的本原是“无限无体的阴阳者之一”,以及宇宙世界“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之德。这就是为什么称:老子、孔子是圣人啊!
因此说,人类历史上中国哲学的产生是在公元前6世纪。而且中国古哲人所回答的“第一哲学命题”在理论上,就已经远远地、远远地超出公元前6世纪希腊古哲人泰勒斯在追问宇宙世界本原时说是“水”,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朴素的生活经验中间所感受到现象界“实有之水”的思辨。而且,至今的西方哲学或伦理学,也无法回答到底什么是道德普遍原则?
摘自《论中国哲学辩证思维》南京出版社,2015;《老子的智慧之学》南京出版社,2015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了解道德经中的德,首先要知道德的最基本的含义。从文字的构成原理来看,德由双立人、 十、皿、一、心五个意符构成。这五个意符的具体含义是:双立人,代表有争议或矛盾的双方;十、一号代表道的阳和阴也即天和地;皿指皿器,此指用于滴血结盟的器皿。意思是矛盾的双方有了争议,应该当着天地的面对话协商,滴血为盟,也就是形成合同合约。心表示矛盾的双方应当自觉依照盟约,合约、合同办事。这就是德的本义。由此可见德即人文之道,包含了现代人所称的道德与法律以及公序良俗等概念.是建立于天地之间的人文社会的各种政策、法律、法规。具体到某个政党来说就是组织纪律,某个单位来说就是规章制度,某个乡村来说就是乡规民约,某个学校来说就是校纪校规,某一个人来说就是工序良俗!因而凡是道德经中所讲的关于人文社会方面的内容都是德的内容。
上一篇:高三学生怎么申请出国留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