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排痰?
患者,呼吸,呼吸道如何排痰?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进行呼吸操锻炼
有一定行为能力的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呼吸操锻炼膈肌和心肺功能,促进排痰。练习时进行“鼻吸口呼”,用鼻子深吸气,此时鼓出腹部;呼气时缩小嘴唇,缓慢呼气,此时慢慢收紧腹部。卧床患者可采取身体前倾的坐位,吸气后用手按在腹部,辅助缓缓呼出气体。此锻炼可早中晚各练习一次,每次15分钟,每分钟呼吸8-10次左右。
呼吸练习中若有想要咳痰的感觉,可以由患者或护理人员在吸气后将手放在腹部,憋气几秒钟后呼气并按压腹部,短而有力地将气息伴痰咳出。
借助外力促进排痰
1、 叩背。长期卧床及没有行为能力的患者,需要注意时常变换体位,如半坐位、侧卧位,避免长时间仰卧。变换体位后,护理人员或家属将手虚握,用指尖或指腹有规律地由下往上叩击患者背部及前胸,每秒1-2下,每日3-5次,每次10分钟左右。叩击时禁止用拳头捶落,且一定要避开心脏、胃部,在咳出痰液后,及时清理口腔。
2、 使用电震动排痰机。震动排痰机可以解决人工叩背力度不够、力度不均匀等问题,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频率和力度,震动气道。但要注意使用时间不能过长,单次时间仍在10分钟左右为宜,初次使用力度不宜过大,要有护理人员时刻从旁观察,随时清理口腔。
3、 使用按压气管法。使患者变为坐位,护理人员或家属站在患者右侧,患者深呼吸,当吸气停止时用右手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患者胸骨上窝处,刺激气管以诱导排痰;并配合左手叩背,震动气道。但此法按压位置与力度普通患者家属不易掌握,建议不要在家中无专业指导下轻易尝试。
4、 使用鼻饲管吸痰机吸痰。用鼻饲胶管吸出鼻腔及咽喉分泌物是十分直接的排痰方法,但操作过程中力度和角度都不易控制,容易刺伤呼吸道黏膜,因此此方法也建议不要在家中无专业指导下轻易尝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现在有很多人同你一样不咳嗽还有很多痰。
大多数人都会以为嗓子里有痰就是喉咙或者肺的问题比如慢性咽炎啊什么的,但是脾湿(虚)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掉的。
先说痰,人们一般所认知的从嗓子里咳出来的“痰”是狭义上的“痰”,仅仅指由呼吸道所咳出的分泌物。而广义之痰饮,则除上述咳吐而出之痰液外,还应包括留滞于体内因水湿凝聚而成之痰饮水邪及无形之痰饮病证在内。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传统医学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什么意思呢?
1. 脾脏相当于全身气机的中央枢纽,负责着水谷的转输。脾喜燥恶湿,如果久居湿地,淋雨涉水,外湿内侵,困厄脾阳,则津液转输不利,化成痰湿,上输于肺;
2. 如果你思虑过多,损耗体内阳气造成脾阳虚,脾的运化功能就会减弱,就不能传输水液,造成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就变成了废水,也就是“痰”。
3. 最经常的情况就是两者相结合,你平时荤素不忌大鱼大肉吃的过多,尤其是吃的时间过晚脾脏压力过大损耗脾阳,尤其你再熬夜损耗自身的阳气造成脾阳虚,而且吃水果,吃冰喝冷水,喝大量的水又会加重脾的负担。脾不工作了,不能输送好好水液,没有用的水在体内就会变成“痰”,存在于肺里就是痰,可以咳出来,存在于肚子上,就是大肚腩,存在于下肢,就是下肢浮肿,脚步沉重。
肾为生痰之本之说,又如何理解呢?因为脾阳根于肾阳,肾阳充足是脾阳健旺的根本,肾阳虚,脾阳也会虚。
那么,如何来辨脾生之痰呢?此痰色白稠厚易咯出,也有质稀者,仿佛有从咽喉滑入口中之感,不需用力咳出,故古人常称此为湿痰嗽,不称为咳痰。如《万病回春》卷四言:“湿痰嗽者,有痰,痰出嗽止是也。”,病人有身体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这是由于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者饮食过于油腻,缺乏运动等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调。这时要多吃些健脾的薏米、山药等食物。同时加强锻炼,控制体重。
脾湿之痰,单纯吃药不能根除,必须要去除不良习惯,早睡早起,清谈饮食,运动锻炼,固本扶元。同时配一些健脾祛湿化痰之药物可缓解。如脾气虚重于脾湿,应首选补中益气汤,健旺脾气(人参、白术、炙甘草),升补元气(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燥化湿邪(陈皮)。如脾湿重于脾阳虚,应首选二陈汤,燥湿化痰(陈半夏、陈皮),理气和中(茯苓,甘草,乌梅,生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喝点薄荷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常常有家长问,为什么总是觉得宝宝喉咙有痰声,但是又没咳嗽或者是咳不出来?
常见引起痰液增加的原因有鼻炎、鼻窦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主要的症状则包括呼吸有杂音、吃奶不顺、呼吸急促、胸廓起伏比较大以及咳嗽等。那么家长应该要如何正确的帮宝宝排痰?
排痰的时间最好是在喝奶前30-60分钟或者是喝奶后2小时。每次拍10~15分钟,每天拍4-6次。咳嗽有助于清楚呼吸道的痰液,因而宝宝咳嗽有痰的时候不要着急使用止咳药物,注意多补充水分。拍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空掌心,拍的时候要只要方向从下往上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