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适量饮酒的人比不饮酒的人长寿”是谣言?
的人,长寿,健康“适量饮酒的人比不饮酒的人长寿”是谣言?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喝酒与不喝酒,只是个生活习气的不同。对喝酒人来说,适量喝酒有益身心安康,最少心里不藏事,天大的事一顿酒都给发泄了。不喝酒的人也有本人的兴味喜好,同样会排解心情。至于寿命长短,真实跟酒无关,就别让美酒背这个锅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18年,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通过对涉及全球数百万人的700多项研究的审查,得出结论认为:“最安全的饮酒水平是滴酒不沾”,只要喝酒就增加健康和死亡风险。
英伦各国首席卫生官和英国皇家医师学会前会长于2012年召集专家组对喝酒相关的科学研究重新进行审查。
审查结果发现,即便是少量饮酒也增加肝脏病和某些癌症风险,而传统观点认为的少量饮酒的心脏保护作用也是研究缺陷造成的假象。
最主要的原因是,先前的研究样本分组存在重大缺陷,大都将已经戒酒的前饮酒者归于不饮酒队列。
而这些人前饮酒者之所以戒酒,很多都是身体出现健康问题(不管是不是由于喝酒喝出来的),因而具有更糟糕的健康状况,和更高的死亡率。
另一方面,从不饮酒者者很多都是由于身体健康问题才不喝酒的,这些人即使不喝酒,甚至活的小心翼翼,死亡率仍高于一般人群。
相反,当前饮酒者都是经过“酒精考验”的,活到一定年龄健康状况仍允许饮酒才继续喝酒,因此,喝酒本身其实是身体健康的一种标识,喝酒并不是这种健康的原因。
其中,终生能保持适量饮酒的人,往往是自律性相当强,特别看重健康的人士,而且往往高学历、高收入人士,对其他健康追求也更高,因而也就更健康。
这样,拿适量饮酒者,即久经考验和从人群中选择出来的更健康的人群,与包括大量存在健康问题的从不喝酒者比健康和寿命,相当同时减小了分子,增大了分母,因而得出的相对死亡风险自然低得多。
研究还发现,只需要对研究稍加调整,比如将前饮酒者调整出不饮酒队列,少量饮酒对心脏的保护和降低死亡率的作用就消失。
这些研究在2014年到2015年间陆续公开发表。
基于新的研究证据,英国于2016年修订了饮酒指南,第一次以国家官方立场性声明性质高调宣称“饮酒没有所谓安全标准”,并作为指导国民饮酒行为的基石性观点。
也就是说,早在2016年,英国就以政府立场的性质否决了“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可以延长寿命”的论调。
以英国首席医疗官莎莉·戴维斯爵士为首的官员、专家和机构对此进行了广泛科普宣传。
一致性结论,认为所谓适量饮酒有益于健康,降低死亡率的结论是由混杂因素造成的假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事物都有两面性,度量把握好了是有益的,酒具有活血作用,少量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影响一个人寿命的因素有很多,人的寿命长短客观的说就是:外界因素作用在遗传因素上得到的最终结果。饮酒只是外界因素的一小部分,所以“饮酒的人比不饮酒的人长寿”或者“饮酒的人绝对比不饮酒的人短寿”,这类武断的说法都不是正确的,如果要说是谣言也没什么毛病。
咱们就拿客观事实来说话:人代谢酒精的能力是天生的,是由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含量来决定的,而负责这两种酶合成的基因在每个人体内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于是有的人可能经常喝酒,但是体内这两种酶含量高、天生的基因更“给力”,所以酒精对他的伤害就很小。但是有另外一些人体内相关酶的含量没那么高、甚至是缺乏的,如果也像前者那些基因“给力”的人一样频繁饮酒甚至酗酒,最后得到的结果可能就是酒精肝——肝硬化——肝癌。因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所谓的“适量”到底是多少,可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人一天三顿酒能活到99,但是有的人一天三顿酒可能不到60岁肝脏就不堪重负了。忽略个体的差异和其他因素,而一直劝别人“多喝酒,喝酒长寿”的人要么是卖酒的,要么就是“酒蒙子”,毕竟一般人都还知道个不要交浅言深,何况这种有争议的问题。
不过事实上关于“要不要喝酒”这种问题其实是没有必要过多争论,毕竟每个人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认为喝酒不健康的人就不喝,认为喝酒长寿的人就喝,反正“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都是成年人了自己做的选择自己承担结果就好了。就在前几天我爸给我打电话闲聊的时候,说到我们老家的一个邻居叔叔肝癌过世了,今年才不到50岁,他生前就是以“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为信条的人,从年轻的时候喝1两就“到位”,一直自我“磨炼”到一天1斤半没有丝毫感觉。按照他家人的说法,他去看的所有医生都叮嘱他不要再喝酒了,但是依然劝不住。最后留给家人的就只是医疗费用而导致的外债,以及亲人离世的悲伤,这就是“人生在世的洒脱、自在”吗?好像也不太对吧。
最后咱们再聊聊这个“适量饮酒”和“健康长寿”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要分成两部分来看,因为人的健康长寿除了受身体上的生理条件限制之外,人的情绪、心情等心理条件也是很重要的。我并不觉得一个滴酒不沾、但是每天郁郁寡欢的人,会比一个偶尔适量喝点小酒愉悦下心情的人要健康长寿,哪怕是从更全面的科学和医学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的。当然这里只是举例,并不是说“不喝酒”就等于“郁郁寡欢”的意思,如果有其他健康的、没有争议的陶冶心情、释放压力的方式那也是好的。
首先单纯从肉体上的、生理上的健康来说,任何酒精摄入都是弊大于利的,这是全世界范围内比较被认可的医学观点,在很多国家都有各种相关研究可以查询,我们之前也例举过一些,就不再次赘述了。另外有一点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关于“酒是百药之长”的这个说法,其实最初说的根本就不是现在的这些高度酒,而是原始的、传统的那种酒精含量特别低的米酒之类的东西,古代医者基本也都不认为高度酒是什么好东西,借用李时珍的话说就是“纯阳毒物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