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冯玉祥进北京后为什么把清帝赶出了紫禁城?
紫禁城,溥仪,优待冯玉祥进北京后为什么把清帝赶出了紫禁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冯玉祥本人就十分反感帝制,而溥仪也不老实,一方面不断变卖故宫文物,一方面还和一些军阀眉来眼去,复辟之心不死,这才导致冯玉祥趁机将其赶走。
▲故宫掠影
客观地说,民国政府一开始对于逊清朝廷确实还算不错。相比国外那些被砍头、上绞架的末代皇帝,溥仪不仅可以保留尊号,每年还有400百万的生活费。更重要的是,《清室优待条件》中还规定,皇室成员依旧可以住在紫禁城,所有宫女和太监照样配备齐全,大总统袁世凯见到溥仪,也会按照外交礼节对他鞠躬致意,称他一声“陛下”。所以说,溥仪的小日子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不用他做什么,安安稳稳在皇宫里生活着就好。可以说,如果不是溥仪长大后野心逐渐膨胀,不清楚自己的处境和身份,也许他就可以一直在皇宫里过着这样的生活。
▲溥仪身着龙袍剧照
大家都知道维持十余日的“张勋复辟”,认为这场闹剧不过是以张勋为首的满清遗老遗少的白日梦。实际上,溥仪当时也参与其中,竟然还想以此再成为正儿八经的皇帝。这一年是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溥仪已经12岁,在帝师们的熏陶教导之下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其所作所为已经不能归结为少不更事,而是他本身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和野心。由于全国民众坚决反对,这场闹剧在持续十几天后也就不了了之。
▲民国初年辫子军旧照
虽然溥仪与这场“造反”脱不了干系,但北洋政府实在不想再生事端,也就没有追究溥仪的责任,该给的待遇也没少。虽然后面每年400万的优待费并未完全支付,但考虑到当时军阀混战、资金消耗巨大,这也情有可原,而且这一笔钱也足够让逊清朝廷众人过着比较充裕的生活了——毕竟那时在紫禁城外,一些百姓已经食不果腹了。溥仪16岁大婚的时候,北洋政府还特意拨付10万作为贺礼,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清末太妃及太监旧照
然而就算这样,这位过气皇帝依然不知足,心里还是有很大的不满,觉得自己受了天大委屈。于是溥仪联合那些宫里的太监门偷偷地把皇宫中的宝物拿到外面去卖,有的甚至直接卖给低价外国人,以此换取了不少资金,一方面用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一方面又能用于积蓄力量以实现复辟大业。
▲溥仪寓居天津时期旧照
北洋政府发现后,认为溥仪这种行为性质恶劣,就和花大价钱养了一条白眼狼没什么区别。再加上冯玉祥本来就反感帝制,于是他就派遣心腹将领鹿钟麟率军冲入宫中,逼迫溥仪等人同意废除原先的优待条件,同时把溥仪一干人等强行赶出紫禁城。就这样,溥仪放着原本安逸的日子不过,偏偏不知好歹,非得没事找事,被人赶走后只能寓居天津,随后又投靠日本人,一生坎坷波折。归根结底,都算是溥仪咎由自取罢了。
参考文献:
《我的前半生》《溥仪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将溥仪逐出紫禁城是冯玉祥一贯主张,而且是在议会探讨同意后执行的,起到决定作用的并非冯玉祥一人,诸多因素中,旧清势力把复辟传闻搞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也是冯玉祥最终拍板的原因之一。
虽然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以后冯玉祥曾经建议废除优待条件,因为逊清已经违背了合同根本准则,但一是位卑言轻,二是段祺瑞做为旧臣感念旧情不忍下手,所以不了了之,当时很多人都有着和冯玉祥一样的思想,“小朝廷”不除,早晚会沦为复辟祸根。
事实上,当时想对溥仪不利的人很多,冯玉祥算是折中派,他顶住了一部分极端派的压力。后来溥仪逃入使馆就是因为情势不妙,舆论风向对其不利,虽然也有为溥仪鸣不平的声音,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要求清算溥仪的复辟行为,这类人群包括当时的议会和各大报刊、各界人士甚至底层百姓。
冯玉祥只是对优待条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并且也没有觊觎皇室财产,否则溥仪什么东西都带不出紫禁城,而以载沣的家底还真养不起那么多人,他没有象其他王爷一样没落,一是见机早大批裁汰侍应人员充分节省费用,二是生活平淡,平时就是花园遛弯、看报、给孩子讲故事,没有什么奢侈性支出。
当时针对紫禁城的行动并非大举包围,鹿钟麟和京师警察总监张璧仅仅带了20余名军、警,人数众多的是三人一组相互监督的清点、接收人员,本想直穿神武门找到溥仪所在,没想到听到风声的“内务府”大臣绍英闻讯赶来,将一行人让到屋里坐下慢谈。
鹿钟麟将说明来意后,绍英回复,其他条件均可,唯一的请求就是能够宽延三个月,等颐和园修整一下再搬,但被拒绝。
逊清势力究竟如何盘算的,大家心知肚明,他们始终注意着外界的态势,自江浙大战卢永祥被六省围殴到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再到现如今的态势,他们门清,国民党还是偏安一隅,最终还是奉系的天下,而张作霖至少表面上来看是极其尊重溥仪的,所以只要奉行“拖”字诀不搬家就行,三个月时间可以继续找人运作,疏通关节,万一张作霖进京那就遇难成祥了。
(左一鹿钟麟)
鹿钟麟能不知道当时什么形势么,自然不同意,就是怕夜长梦多平生变数。绍英软磨硬泡逼急了鹿钟麟,他警告绍英你不搬家,我也不动你,我撤军,但是后果和意外你们自行承担。
这算威胁么?也算也不算,毕竟话中有话含着威胁的意思,但还有一点,并不是鹿钟麟吓唬绍英,外界要求清算背信皇室的政要大有人在,冯玉祥已经在顶着压力了。
在绍英攀交情的时候,鹿钟麟承认有份人情在,但他还说过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一下点醒了绍英,“如果不是我们,那就休想这样从容了。”
其中的“我们”是谁?
鹿钟麟和李煜瀛的父辈都是清廷大员,与清廷都有一份人情在,他们小时候念书、留学的钱还不是间接来自清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