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白起再三拒绝秦昭襄王要求带兵攻打邯郸而被赐死,这决策是对的吗?
襄王,秦国,秦王白起再三拒绝秦昭襄王要求带兵攻打邯郸而被赐死,这决策是对的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如果服从接受号令,此时的邯郸能攻下吗?能为秦国统一打下基础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谬矣,从来政治只讲利益而不论对错。世人皆以白起之死而责难于秦昭襄王,殊不知,彼时之白起已然落后于昭襄王之脚步,对于整个秦国而言,更是不仅没有推进之作用而有掣肘之嫌疑。
白起的政治智慧
自“长平之战”后,秦国一举成为诸侯之雄长,列国皆侧目而不敢与之较长短,当此之际,若任由白起挟战胜之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打仓促无所准备的赵人,或许可以万一之间成就灭国之功。但彼时之昭襄王却听从应侯范睢之谗言,盲目召回白起之军,以致与灭赵之功失之交臂。此役,白起功败垂成,衷心难免有所不快,即不能与昭襄王揭破脸皮,故只能直斥进言之范睢,彼此矛盾日益尖锐,大有水火不容之势。
(一)白起与范睢的仇怨
白起与范睢的关系,恰如矛之与盾,和则两利,分则两败。但命运的却注定了两人只有两败俱伤的结局。
1、范睢的上台就是建立在以口舌之利鼓动昭襄王驱逐穰侯魏冉来实现的,而魏冉又恰恰对白起有知遇之恩,是白起赖以崛起的大树,“断人前程何异杀人父母?”范睢此举正是他与白起产生矛盾的开始。
范睢日益亲,复说用数年矣,因请间说曰……昭王闻之大惧,曰:“善。”于是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秦王乃拜范睢为相。收穰侯之印,使归陶。
2、就在白起打算挟“战胜长平”之势一举扫平赵国之际,惑于说客苏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的说辞,而以“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的理由说服昭襄王答应韩赵两国的求和。此举不仅使秦错失了亡赵破韩的良机,更是激化了范睢与白起之间的矛盾。
在昭襄王看来,白起和范睢无疑是自己手中最锋利的剑和最坚硬的盾,使他征战天下和安邦治国的左膀右臂。但在这左膀右臂中,他无疑又更重视右臂一些,因为,正是范睢的谋划使他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集权且不必背负任何骂名。而且范睢作为客卿是完完全全依附于自己而存在的角色;但白起却不一样,他不仅是魏冉系的中坚力量,更是是秦国的旧族,在国内有属于自己的政治派系;属于王权集中过程中需要被打压的对象。所以,在白起与范睢矛盾初起和激化的过程中,昭襄王始终都貌似坚定地站在应侯一边,极力打压白起,但这又何尝不是君主借力打力的手段呢?
(二)白起硬刚昭襄王
1、在封建集权时代,身为人臣,不仅权势禄位,甚至连身家性命都操之于人君之手。对此,身为谋臣的范睢无疑是洞若观火的,但习惯于驰骋行伍之间的白起,却是无异于白痴的存在。于是,在昭襄王想要再续“长平之战”的辉煌,亲手完成统一大业再次出兵三晋而点将白起之际。率性而为的白起竟然以“攻非其时”为由“称病”。不仅坚决不挂帅,而且还从根本上否决昭襄王的决策。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拂逆,又有哪个君王受得了?
四十九年正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2、四十九年九月,秦军战败退守,被狠狠打了脸的昭襄王更是迫不及待地想挽回自己的脸面,而就在群臣避之唯恐不及深怕触了昭襄王霉头的时候,白起却发出“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的大言。这话无疑又狠狠地甩了向以“雄主”自居的昭襄王一巴掌。但报仇心切的昭襄王却并未就此怪罪白起,反而希望能够借助白起重拾大秦在诸侯面前的威望,于是忍羞含怒地强行启用白起,但神操作的白起却又一次“称病”,并且还表示这次病的非常严重。昭襄王无奈只能再派范睢登门相请,但或许是仇人相见分外脸红吧,白起并没有给昭襄王和范睢面子,继续“病重”。
所谓不为我用,杀之何妨?恼羞成怒的昭襄王终于不再隐忍,将白起贬为普通士兵,迁谪至阴密,但白起又因为“病不能行”的缘故,逗留咸阳三月之久。而也就在这段时间里,秦军战败的消息不断传来,而昭襄王就在这种“国有良将却不能用”与“秦军节节败退而无计可施”的尴尬中备受煎熬。这种酸爽或许只有局中之人才能体会吧。但这种尴尬却无疑是昭襄王最终决定“赐死”白起的关键。其缘由和朱元璋斩杀高启如出一辙。
据史书记载,在白起自刭后,“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而后人也多因此而责难于昭襄王的残刻寡恩、薄情寡义。但如果我们理智点来看,在整个“长平之战”及其后续一系列战争中,白起始终是坚持“不合作”战略的。他的 怨尤之情固然是人之常情,但为人臣者,在人君眼中是以“有没有用”“好不好用”和“听不听话”来衡量的。
“席卷天下而一统四海”几乎是每个国君的人生理想,而秦昭王无疑是最有机会实现这梦想的君主,从先前的措施良机到后来的一再兴师,我们不难看出昭襄王的渴求与迫切,而从他一再敦促白起出征的行为来看,他对白起的能力是绝对认可的,甚至于对白起初期的怨尤之言也是装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最后之所以痛下杀手,很关键的一个原因是白起的傲娇和昭襄王觉得是白起埋葬了他混一海内的梦想。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昭襄王之所以能毫不犹豫地“赐死”白起,应该还有对于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秦国而言,像白起这样的利剑他实在太多了,天下形势并不会因为缺失了白起而陡然逆转。再者诸如王龁、王翦等,虽然稍逊白起,但关键是挺好且好用,而且在彼时天下,二王就足以横行无忌了。更不用说,白起之死还存在着所谓消弭六国仇怨、弹压国内公族势力的作用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懂得急流勇退,白起一生功勋卓著,但他没有像范蠡,王翦那样卸甲归田,功成身退,导致惹上杀生之祸
上一篇:人生的第1次很多,你能说出几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