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法不禁即可为”,是否亵渎了几千年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文明史?
道德,法律,可为“法不禁即可为”,是否亵渎了几千年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文明史?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法律和道德并不是一回事,法律约束行为,道德约束品质,网上购买玩具枪获刑,但是不能说他的道德品质有问题,辱母案于欢获刑也不能说他的道德品质有问题,还有张扣扣案件等等,而在现实中有很多道德品质低下毫无人性的人却生活的丰富多彩,法律对他们毫无办法,因为他们懂法,他们始终在法律的红线以内做着龌龊肮脏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没有了法律这条红线,道德还能真正去驾驭本恶的人性吗?既不越线,何来亵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底线啊,就是你衣服的底裤啊,难道都一个个穿着底裤出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律是规定人们不得为一定行为或者可以为一定的行为规范,是人们行为的法律指引,是对未来的预期。法律和道德通常并不违背。严重违背道德的行为一般都规定为违法行为,甚至犯罪行为。随着社会发展,某些违背道德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时,也可以通过立法进行法律规范。因此,法无禁止即可为是现代法治的体现。当某种行为不违法,但违背道德时,虽然不受法律制裁,但也会受到道德的遣责。法无禁止即可为,当然不会违背中华道德规范的文明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律是底线,也就是对人的言行的最低要求,因此有法典文案可据,违法必究!
道德规范是历来人际交往的习惯约定俗成,一般没有“德典”文字。比如尊敬师长这是有道德;见死不救这是无道德等等,这样的道德是对人的言行相较于法律要求较高。
再比如,法律无规定见义勇为,路人甲见到路人乙对路人丙行凶,甲逃离现场,乙将丙杀死,这案例法律不会追究甲的责任,只对乙进行惩罚。但人们会对甲进行道德指责。这时候,道德的规范就会模糊不清,甲该不该救丙?谁也说不清楚。
所以,法无禁止即可为,这是一条最后底线,即是说甲的逃离是可以的。
这就是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嘉诚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不要用道德的标准衡量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法不禁止即可为,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事都可以做,不犯法就行。不犯法只是做人的底线,再往前走一步你就是罪犯,值得提倡与炫耀么?所以李嘉诚只能说是一个会钻法律空子的守法之人,也是一个无德之人,因为他不受道德约束,也不尊重道德,所以,他遭到大多数国人的唾弃。法律只是区分普通人与犯人的红线,这是最低标准,只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谁也不会把你怎么样,但你一定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欢迎。我们的传统更推崇的是德,而不是法,所以,对人的要求更高,我们不可象西方那样退而求其次。当然,道德是要求自觉遵守,没有强制力、约束力,敢于践踏道德的人道德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只要他不违法。而法律则不一样,越线了,就让你好看。所以,如果做一个高尚的人,法律只是保护自己的工具,道德才是遵守的底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常识也要质疑,算个问题吗?伴随中华文明史的还有封建专制、吃人礼教都拿出来说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女子买手机男友不同意后怒砸现有手机事件,大家为什么反应强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