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法不禁即可为”,是否亵渎了几千年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文明史?
道德,法律,可为“法不禁即可为”,是否亵渎了几千年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文明史?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法不禁即可为”,是否亵渎了几千年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文明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观点:“法不禁止即可为”纯属谬论。反对理由有三。一、中国的律法没有出现以前,所有社会关系都由道德规范调整。二、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远比道德规范的调整范围小很多。凡是法律规范调整范围没有涉及的,自然由道德规范约束。三、法律规范的制定与修改,必须由法定机关或规定的代表人数提出,提出提案以后,要讨论,表决,通过,公布等一系列立法程序和时间。同时,法律规范必须具有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因此,法律规范在实施一定时期后,又有可能滞后于社会现实。基于此情形,针对社会现实的新要求,在国家还没有形成新的法律规范前,管理国家和调整社会关系,只能由道德规范约束。[害羞][害羞][害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些就是那些,为了洗白和服和汉奸的借口而已,如果换一个对象或者事件,这群人又不承认这个逻辑了。因此对方无耻的敌人和流氓应该直接让其彻底失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律的基础是道德,而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础。所以说,是否可为,不仅要看法律,而且要看道德层面可不可。如果只看法律不顾道德,那么不仅是亵渎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而且也是现代社会所不能容忍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是道德的底线,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不突破道德的底线即可为。这何错之有?[what][捂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是法,德是德,法的有些条款是在德的底线上,而有些条款是不讲德的,只是讲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法不禁止即可为”是给道德托底,道德是自律,法律是他律。
自古以来,我们寄希望于有明君良相贤臣,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并非每个人都是道德高尚之士,无德者不过是受到谴责而已,最终无德者生存下来,有德者失去生存环境,于是为了维护大家的利益,法律出现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众所周知,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换句话说,法律底线是远远低于道德底线的,很多击穿了道德底线的行为却还没有到违法的程度,理应受到道德的谴责。
那么这两年被很多人提到的“法无禁止即可为”是不是违背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呢?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似乎很难有一个清晰答案。
其实法无禁止即可为这句话是有特殊背景的,那就是在深化供给侧改革,改善营商环境的工作中,为了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经营,增强经济活力,才有了这么个提法,而且这句话应该要完整地表述才行。
对于市场主体而言,法无禁止即可为;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
这才是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我们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一是要完整引用,不能掐头去尾,更不能断章取义。二是要知晓这句话是针对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不是指自然人的其他行为。
我想只有完整正确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并搞清楚其应用条件,就不难得出结论了。
大家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女子买手机男友不同意后怒砸现有手机事件,大家为什么反应强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