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官督商办是什么意思?给清朝带来哪些改变?
洋务派,清政府,企业官督商办是什么意思?给清朝带来哪些改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洋务派在近代采用的官督商办等企业经营形式、具体政策与方法,早在清代前期就已经出现,二者存在着密切的历史关联性。因此,洋务运动中出现的官督商办等企业经营方式,较易被官和商两方面所认可和采纳。由此,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得以推广,虽然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因时代局限而出现了种种弊端,但这并不能否定其具备的进步意义。同时,官和商两方面对官督商办经营方式的态度转变和内在博弈,对于之后官督商办机制的流变有重要影响。
当然,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虽然可以上溯到清朝统治前期,但是在晚清洋务派的主持下,这一时期的官督商办也有一定的变化。李鸿章在1872年创办轮船招商局时提出的“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通常被视为官督商办的基本原则。有学者认为,它包括两层含义:“官督商办”企业没有政府股份,不承担企业风险,但由于政府以借贷资本的形式垫付了大量的款项以资助企业初期的建立,因此不论企业盈亏,都以官利的形式按期付息;另外,界定了经营管理原则,政府组织大纲方针,盈亏由商人负责,经营管理权掌握在代表政府的洋务派手中。
但也有学者指出,这里李鸿章提出的“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并非完全是向官督商办企业争权,而是在适度放权,同时也是其对清廷内部顽固势力指责的一种回应。李鸿章提出的“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并非只要官督,不管企业盈亏,而是强调清政府不对其经营成功与否、盈亏与否承担连带的经济责任。
上一篇:为什么唐朝的李世民被称为是最能打仗的皇帝?李世民有哪些贡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