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认为苟晶和陈春秀这两个事件性质相同吗?
冒名顶替,事件,都是你认为苟晶和陈春秀这两个事件性质相同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7、苟晶过于精明,最终人设崩塌,陈春秀老实厚道,更值得同情。
8、媒体在造假的苟晶身上过多关注,而对于真实的陈春秀事件的关注却极低。
9、苟晶谎言被揭穿后,网民舆论反弹,很多网民先捧后骂,陈春秀却一如既往获得网友们同情支持理解!
……
欢迎补充!!不知大家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苟晶和陈春秀这两个事件的核心都是高考后被冒名顶替,性质自然是相同的!
特别是调查和处理结果出炉后,很多人对这两件事有了不同的态度,原因是因为苟晶在这件事情上的遭遇并没有陈春秀受伤的深,而且目前苟晶现在的人生似乎并没有陈春秀受到当年冒名顶替的影响那么严重。
对于陈春秀来说,她高考后一直没有等到自己的高考结果,源于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被人截胡。随后,陈春秀的人生也因此发生改变,一致在底层的工作岗位上挣扎着。一直到35岁的时候自己想参加学历进修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大学通知书被人冒名顶替了。
苟晶的遭遇也是类似,她的第一次高考成绩不理想后又参加了第二次高考,随后在第二次高考后被当时的班主任通过修改自己女儿的信息冒名顶替苟晶上了北京的一所中专。当然,苟晶也去了一所湖北的中专(毕业与否未知),随后通过自己的打拼,慢慢有了还不错的生活。
与陈春秀不同的是,苟晶在自己高考成绩被顶替5年之后的2003年便知道了。但她没有像陈春秀那样立刻寻找真相,而是在17年后借着陈春秀事件的东风,顺便把自己的事情抖了出来,希望知道真相。
对比发现,陈春秀因为被冒名顶替直接改变了生活的命运,而苟晶的升学之路虽然有变数,但并没有中断。这也是在这两起事件中陈春秀更为大家同情的原因。
但是,感情上的更为同情并不能掩盖事情的性质,那就是冒名顶替。陈春秀是这么回事,苟晶也是那么一回事,后果都是她们无法上既定的学校。
有人说,苟晶虽然没有去北京的那所中专,但是去了湖北的中专。话又说回来,谁又能保证苟晶在北京读中专不会有更好的机遇呢?
所以,错了就是错了,何必找其它混淆视听的借口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基本差不多,同样精力,一样伤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同。前者违法事件轻。后者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个利益链长,哪个危害更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高考成绩上看 , 一个是高考成绩达到了大专录取线 , 一个是 2次高考只到达了中专录取线 。
陈春秀 : 2004年,陈春秀的高考分数是546分,比山东省理科本科分数线低了3分,但高出大专分数线27分。可是一直都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没有再去追问的她 , 以为自己落榜了。于是选择外出打工 , 后结婚生子 。 现在从事幼教工作 , 这次准备报考成人教育学校 , 才发现自己已经\"读过大学\" , 而且还已经毕业季。这才四处奔走查询 , 得知自己16年前被冒名顶替了。
苟 晶 : 1997年,高考成绩551分 , 达到当时济宁市中专(理科)委培录取分数线 ; 1998年高考成绩569分 , 达到济宁市调整后的中专(理科)统招录取分数线 。事隔20多年 , 苟晶在6月22日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 , 实名举报被\"冒名顶替\" 。
真要说两件事情有啥不一样 , 那就是2个人因为高考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一样吧。为什么这样说呢 ?
第 一 : 农家女出身的陈春秀 , 家里人舍不得吃穿的供她读书 ,希望她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 , 以后能有机会改变生活和家庭的现状。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 , 可是没有想到高考的成绩早就被陈艳萍的爸爸和舅舅找的招生办主任选中 , 一连串的弄虚作假 ,伪造户籍 , 档案等 ,夺走了陈春秀读大学的机会。
第 二 : 苟晶1997-1998年,2次高考成绩只达到了中专录取线 ,1997年因为未填报志愿 , 选择复读 ,她的高考成绩和档案被邱小慧冒名使用 。1998年因为本人填报志愿并服从调剂,被录取到湖北黄冈水利电力学校上学,档案随之转至该校 ,学习2年后完成了全部学业 , 学校为其发放了中专毕业证书 。不存在冒名顶替的问题。
2个人的高考结果不同 , 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 ,陈春秀被冒名顶替上了大学 ; 苟晶是在1997年的高考被邱小慧冒名使用了苟晶的名字 ,读了一个2年制的中专。
相比之下 , 两件事情中 , 陈春秀的遭遇对她的未来和生活影响更大一些 , 因为未考上大学 ,现在36岁的她还不忘圆自己的大学梦 。大家怎么看呢?
上一篇:打卤面怎么做好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