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韩信对刘邦忠心吗?
韩信,刘邦,项羽韩信对刘邦忠心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韩信对于刘邦来说,还真谈不上忠心。
1、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冬天(汉以十月为岁首),韩信在齐地斩杀了救援齐国、项羽的大将龙且,而且完全占有了齐国全境,于是派使者到荥阳去,要求封自己为假(代)齐王。其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得急迫又无奈,看信以后破口大骂:“我被困在这里,早早晩晚地盼你前来救我。你却要自立为王!”张良、陈平在后面踩了踩刘邦的脚,在刘邦耳边小声说:“我们正处在困难中,难道能够阻止韩信自立为王吗?不如顺应请求立他为王,好好对待他,让他为我们守住齐国。不然的话,变乱就在眼前。\"刘邦立即醒悟过来,又假装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应该立为真王,为什么当假王?”派遣张良到临淄封韩信为齐王。
2、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冬十月,刘邦到固陵,与韩信、彭越约定共同进攻项羽,二人违约不至,刘邦被项羽打得大败,只得坚守不战。刘邦问张良说:“他们不来会战,咋办呢?\"张良说:“楚军就要被打败了,二人都还没有分给封地,应该不会来。您能与他们共有天下,立即就来了。韩信立为齐王,不是您主动封的,韩信自己心中也狐疑;彭越平定了梁地,开始因为魏豹的缘故,您封彭越为相国,现在魏豹早死了,彭越也希望封王,您不早些封他。现在能从睢阳以北到穀城封彭越为王,从陈地到海边封给齐王韩信。韩信家乡在楚地,他心中也想得到老家地方。能把这些地方许给二人,楚军是容易打败的。”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韩信、彭越这才领兵前来会战。
3、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冬十月,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伪游云梦”之计,诱捕韩信,将其由楚王贬为淮阴侯。韩信知道刘邦忌惮自己的才能,经常称病不上朝,一副怏怏不乐的样子,羞于与周勃、灌婴等人为伍。刘邦派陈豨到赵、代监视边防部队,陈豨到韩信家里辞行,韩信拉着陈豨的手,摒退左右随从,漫步于庭院之中。韩信仰天长叹说:“可以和你说说心里话吗?”陈豨说:“唯将军之令是从。”韩信说:“你去的地方,是天下精兵所在,你又是皇上信宠的大臣。有人说你造反,皇上一定不信;再次说,皇上半信半疑;第三次说,皇上会愤怒并且亲自领兵讨伐你。皇上走后,我为你从中起事,天下可图。”陈豨早知道韩信的军事才能了得,答应了他。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九月,陈豨造反,自称代王。刘邦约韩信共同去讨伐陈豨,韩信装病不去,暗地里与陈豨通谋。刘邦领兵走后,韩信组织好自己的家人僮仆,并准备假传圣旨赦免罪犯、奴仆,时机成熟,袭击吕后和太子。一一专等陈豨的消息了。韩信一个舍人的弟弟到吕后处告密,吕后、萧何诱捕了韩信,斩之于长乐钟室。
相比较韩信的\"主动请封\"、“趁机要挟”、“图谋反叛\",我们看另一些大臣是怎么对待刘邦的。刘邦死后七年,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也死了,刘邦的老婆吕后当政,要封自己娘家的人为王。右丞相王陵反对说:“高皇帝杀白马盟誓说:`不是姓刘的人封王,天下共同讨伐他。'现在封姓吕的人为王,违反高皇帝的约定。”吕后听了以后很不高兴,又询问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的意见,二人知道阻止不了,便假装同意了。王陵责备陈平、周勃说:\"初始时与高皇帝啑血为盟,你们不在吗?现在高皇帝不在了,太后主政要封诸吕为王,你们曲意违背约定,将来有什么面目去地下见高皇帝?”这以后又过了八年,吕后死去,此时刘邦已经死了十五年了,陈平、周勃主谋,诛杀了吕禄、吕产等吕后娘家人,拥立代王刘恒为帝,开始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细观察刘邦的部下,你会发现有两类不同的大臣:一类如张良、陈平、萧何、曹参、王陵、周勃等,他们忠心耿耿跟随刘邦打天下,只求封得一官半职,没有其他的野心。另一类如韩信、彭越、英布等这些封王的人,他们跟随刘邦就跟“入股\"似的,见利就得分红,不分红就撂挑子。他们的思想意识,还是宗主国与诸侯国的境界,让刘邦做全国的大国王,他们分别做各自的小国王,小国对大国处在半独立的状态,并且时不时地违抗命令,或者做一些对刘邦不利的事情,这就与刘邦“大丈夫当如是也\"的大一统观念相矛盾、相冲突,所以他们被杀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司马迁评价韩信说:假如韩信学习天道懂得谦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矜持自己的才能,那么他对汉家的功勋可以比肩周公、召公、吕望,代代享用不尽。他却不是这样,天下平定了还谋划叛乱,被夷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你要通过历史了解韩信其人,同时你更要了解刘邦。
汉家天下的大部分是韩信打下来的,而刘邦对韩信有推食解衣之恩,简单的说就是知遇之恩吧。但是你要弄清楚,皇帝管理的是整个天下,不会被个人情感羁绊。当时韩信虽然被贬淮阴侯,但他功勋卓著其实已经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刘邦杀韩信就如同刘启杀周亚夫一样,都是为了替后来的继承者铲除障碍。
反观正题,韩信是否忠诚呢?不见得,汉代距战国年代不远,当时的武将个性比较鲜明,也比较有侠客精神,不受约束。从历史来看韩信对朝局的形势并不太清楚,个人人品也有点点问题,而他的忠诚度从几次刘邦兵危求援,而他拥兵自重就可以看出了,纵观韩信的一生,似乎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从成功走上灭亡之路,除了自身的一些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当时的执政者和社会的因素,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谁都想平安富贵,但是伴君如伴虎,韩信最终是被封建专制逼上了绝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当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的那会,历史已被注定,他的命运也被注定。
忠心。
上一篇:当你打CSgo时,朋友问到穿越火线哪里不比这个游戏好玩,你会怎么回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