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韩信对刘邦忠心吗?
韩信,刘邦,项羽韩信对刘邦忠心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已经明显表示韩信对刘邦并不忠心,他是有私心的:做齐王。
但是韩信对刘邦既然不忠心,为什么不听蒯彻的“三分天下”而造反呢?
我认为韩信不是不想反,而是他根本反不了。
第一个原因:韩信虽然有着数十万大军不假,但是也就眼下占据着齐国而已。齐国在东方,自古以来齐鲁之地就没有“帝王之资”,那里就不是一个能出皇帝的地方,为什么?
因为由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的:齐国主要是以平原丘陵组成,无天险可守,是很不适合作为割据地来争夺天下的。如果刘邦大军攻打自己,齐国基本是守不住的。
被奉为“兵仙”的韩信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还有两个人对韩信会造反起到了制约作用,那就是:曹参跟灌婴!
曹参跟灌婴这两人跟刘邦是什么关系?刘邦绝对的心腹!他们两个是最早跟刘邦一起创业打天下的人之一!
然而,这两个人却同时出现在了韩信的大军中,一路跟随韩信平定了齐国。
显而易见,刘邦也不信任韩信,曹参跟灌婴便是用来制约韩信的。十万大军是归韩信指挥不假,但是他真的完全掌控着军权吗?
他要叛汉,恐怕还得问问曹参跟灌婴答不答应吧!
综合这些原因我们可以推测:
韩信受过胯下之辱,他绝不会甘心屈与他人之下。凭蒯彻这样能把死人说活了的辨士,两次劝他造反都没有成功,他犹豫过,也仔细考虑过,但最终没有付诸行动。原因不是他忠心,而是他的实力不允许他造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没啥意义,如同问韩信是否谋反一样,刘邦建国后,已经决定必须要灭掉异姓诸侯王,因此不管忠心与否,是否要谋反,都要被灭掉。结局一定,原因就不重要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信号称“汉代三杰”,功高盖主。
首先你要通过历史了解韩信其人,同时你更要了解刘邦。
汉家天下的大部分是韩信打下来的,而刘邦对韩信有推食解衣之恩,简单的说就是知遇之恩吧。但是你要弄清楚,皇帝管理的是整个天下,不会被个人情感羁绊。当时韩信虽然被贬淮阴侯,但他功勋卓著其实已经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刘邦杀韩信就如同刘启杀周亚夫一样,都是为了替后来的继承者铲除障碍。
反观正题,韩信是否忠诚呢?不见得,汉代距战国年代不远,当时的武将个性比较鲜明,也比较有侠客精神,不受约束。从历史来看韩信对朝局的形势并不太清楚,个人人品也有点点问题,而他的忠诚度从几次刘邦兵危求援,而他拥兵自重就可以看出了
但这却不能妨碍各个朝代对他军事才能的赞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刘邦想成为秦始皇模式,统一全中国,分封诸侯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毕竟统一全国,功劳不是刘邦一个,刘邦正面刚项羽,彭越打游击骚扰,韩信击倒其余地方,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合伙人。2.项羽想回到春秋模式,春秋与战国区别,春秋是称霸,战国是吞并,项羽只想成为霸主,国与国互相制衡,然后项羽一家独大,就像武林盟主一样。没落贵族的思想,固步自封。3,至于韩信,他想回到周朝模式。韩信是名士,士为知己者死,至少前期是这样。自立齐王,这是他认为应得的,他不是要对抗刘邦,鹏通劝他在齐地建权,与刘邦,项羽三国鼎立,韩信不同意,一心只听令刘邦。刘邦一手把韩信这无名小卒封为大将,接受他的策略,给他兵权,士为知己者死。很像忠犬,但他也不是,整个江山基本上是韩信打的,是一手一脚打的,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兵,自己制定的策略,自己抢的粮食资源,还源源不绝地向硬刚项羽的刘邦送资源。他对刘邦是忠心的,他不要当什么君主,他只想像周朝那样,当一名大的诸侯王,他希望与刘邦的关系,是臣子,也是兄弟,流芳百世。项羽,韩信都想回到过去,想回到自己想要的模式。韩信想法更为单纯,想成为像周朝那样的诸侯王,但也不想想,周朝是怎样灭亡。时代是在进步的,这种落后两代的体制已是国家权力集中的阻碍,最后只能自取灭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韩信提着钟离眜的人头被擒时说:飞鸟尽,良弓藏,天下己定我固当亨。当韩信快被吕后处死时说:我悔不听蒯通言。结论是不忠。
上一篇:当你打CSgo时,朋友问到穿越火线哪里不比这个游戏好玩,你会怎么回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