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考分考分学生的命根,作为你是怎么看的?
分数,命根,学生考分考分学生的命根,作为你是怎么看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考分考分学生的命根,作为你是怎么看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考分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表达方式之一。没有考分,你就上不了重点高中;上不了重点高中,你就考不上重点大学;上不了重点大学,你就找不到好工作,你说考分是不是学生命根?
经常听人说:“高分低能”,这样的学生也许有,但我见的最多的是“高分高能”。北大毕业的陆步轩,即使“卖猪肉”,也比一般“卖猪肉”的卖得好,卖得多,开了自己的公司,还向母校捐钱上亿。
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把“考分”当作学生的命根并没有错误,关键是“考什么”和“怎样考”。提倡素质教育,就去考素质教育;提倡核心素养,就去考核心素养;提倡创新能力,就去考创新能力。这样以来,岂不考分越高,学生素质、核心素养就越高,创新能力也越强?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考好分数,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但是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最便捷的一条路,是最简单的一条路。
你看你是接受考分的安排,还是借助考分,达到自己的愿望。
这条路相对来说,是公平的。不管你的家境怎么样,不管你以前怎么不努力也好,只要你认真,努力一段时间,你离你想要的东西就进一步。考到好分数,是你走向你想要的东西,最便捷的一条路。
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情况吧。
一是,分数可以帮助不同家境的孩子进入好的学习环境。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有很多机会进入到民办的学校的公办班或者一些公办班学校去就读。很多的民办学校为了打响名声,是很愿意给那些成绩很好的同学机会的。
进入这些民办的公办班,只要你勤奋,会学习,你就有机会。不管你家境如何,也不管你家里的人权利多大,不一定进入到这种学习的环境,但是你学习能力强,就有机会,所以不能说不平等的。
有的人会说,家里经济好的同学,会给钱孩子多学东西,但是现在我们市里面,是有很多机会给孩子去学习的,很多免费的机会,比如市图书馆,是免费可以进入,如果想借书,只要交100元钱做押金,随便你看和借书。
还有市里面的少年宫和各个镇区的这种地方,也有很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只要你用心去了解。所以,经济条件好的有机会学习,但是经济条件不好的,在这个社会里,也有很多机会学习。
二、分数带给很多学生压力,但是同时也给不少学生机会,有的同学借助学校和给自己的环境,努力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自家的经济条件。
我们小区里,去年就有一个女学生,考上了北大。很多家长感叹,只能说这是别人家的小孩。
这个女孩子家里,爸爸在镇下面开了一个小厂,维持家里的开支,妈妈喜欢玩牌,经常几天都不回家。市里面可以申请积分入学,所以她和弟弟都可以到公办初中去读书。姐姐读个初二,弟弟读初一。
两个孩子都是在学校全宿,周五晚上回来,家里经常看不到爸爸妈妈的。爸爸在工厂里面忙,妈妈出去玩。女孩子特别懂事,自己去买了米和菜,每个周末做饭给弟弟吃。
女孩子学习特别勤奋,从不怎么出名的初中,考上了本地一所很好的民办学校的公办班,她进去读书之后,每年都拿两万元的奖学金,做自己和弟弟一年的生活费。
去年,又以优秀的成绩考上北大。学校奖励了她几十万元,她拿这些钱,一部分去读书,剩下的钱在小区买了一套公寓,每个月租出去做自己和弟弟每个月的生活费。
所以说,别人看分数,是压力,是难受,这个女孩看分数,她说,是上天给她的恩赐。
三、分数,虽然说是学生的命根,但是在这个年代,很多人的出路是不一样的,只要你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就不要太纠结于自己的分数。
只要你有能力,比如你在某个方面的天赋,比如你有说服你父母亲支持你的能力,就可以把分数当作生活中的过客。
我认识的一个学生,在初中一年级开始,就喜欢上电竞,现在能力已经去到比较高的水平了,还没有毕业,就有一些学校打电话,叫他过去读书。
电竞专业,是这几年新兴的一种专业,知道的人不多,所以,他的目标性很强,以后就在这方面发展。所以,他觉得分数对他进入这个专业影响不大。
当然,如果他早点明白分数的好处,在学习电竞的时候,也用心学习一下文化课,那么,他能够进入电竞专业更好的学习环境。
所以,一个人没有其他的能力,就老老实实学习,接受分数的安排。如果你有能力,分数就只是你的一个工具,会成为你走向更好生活的敲门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作为科举考试,应试教育没什么对与错,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是对农村孩子通过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直接又公平的有效途径。
如果没有应试教育的中考、高考,偌大的官场,出于官本位而极易导致"官官相护,用人为亲"。对于广大农村孩子哪有出头之日?又谈何公平公正呢?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极端化,育目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德、体、音、美等素质教育以及文化教养缺失,是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误,弊端显而易见,不容乐观。
①中小学生健康状况,20多年来呈下降趋势,体质普遍不佳;眼睛近视高达60~70%,近三成学生脊椎呈弯曲状态,比其担忧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呈爆炸式增长态势。
②导致问题学生如早恋早孕、校园欺凌、厌学逃课等现象越来越多,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越来越高发化、低龄化、残忍化。
③导致学生"三观"不正或扭曲错位,盲目地崇拜"金钱、财富、权势以及大学生还在盲目地追剧、追星、捧场而自毁前程,害了父母。
上一篇:和平精英里的武器推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