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否是对中国人丑陋的揭示?
鲁迅,国民性,丑陋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否是对中国人丑陋的揭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否是对中国人丑陋的揭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题目有点不正确,鲁迅对国民的批判,揭露的并不是中国人的丑陋,而是中国人"性"的丑陋。加上这一个"性"字,意义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人的丑陋"顾名思意,多数是指人的表相化。容易让人理解成,对人物相貌的评论。
而"人性的丑陋",就包涵的意义多了,包适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继承,包括一个民族与生具来的劣根性,包一个社会的普遍随意性,包括一个民族血脉相承的理念和认知。
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深刻而一针见血的,他不是象有些人那样,含沙射影旁敲侧击。
鲁迅是个性格钢烈的文人,正处于中国社会最动荡的年代,他的作品里,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谩骂加嘲讽,怒火燃烧于笔端。
其实鲁迅是得罪了不少人的,鲁迅当时也是在刀尖上行走。因为当时鲁迅以笔为枪,直指中国当时最腐朽的顽疾。
一切直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受欢迎的,都是受到打压和排挤的,古今中外,概莫不是如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鲁迅是一代文学巨匠和思想家,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有的人评价他有些观点很激进,把国人的伤疤揭的有点疼。
现在回过头来看,鲁迅所处的时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外忧患,千疮百孔。毛主席也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需要那么温良恭俭让。
鲁迅面对国人的麻木与迂腐,喊声高远了些,批评尖锐了些,文章深刻了些,这是处于无奈与无助。他之所以弃医从文,目地就想从人的思想深处入手,将沉睡的国人唤醒,拿起战斗的武器,去抵抗侵略,做一个真正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的,我认为鲁迅对国民性批判就是揭露中国人的丑陋。
一、丑陋的就应该揭露,不应该隐瞒,隐瞒就不能正视自己的丑陋,就不能进步。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国民性的丑陋,给自己的软弱无能找借口,阿Q的毫无底线的精神胜利暴露了国民的自卑性弱点,让退让心里一次次战胜自己,给敌人机会。
二、隐瞒国民的丑陋就是自卑,就是自闭。中国近代史就是一段自卑的历史,闭关锁国,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不敢承认别人的优点,自欺欺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者率先觉醒,为中国呐喊,但麻木的中国民众,不但不理解革命,不支持革命,反而拿革命者的鲜血蘸人血馒头治病,麻木的国民需要唤醒,就必须有鲁迅这样的战士,用文字刺痛他们的神经,使他们觉醒。
三、中国几千年文化中含有很多丑陋的东西,就是糟粕,糟粕的东西就应该批判,因为它们是历史留下来的垃圾。
鲁迅是文化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也是针砭国民劣根性的医生,没有谁的文章能像先生的文章那样令人清醒,令人振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鲁迅批判的是国民性的弱点和劣点,揭露的是中国人“丑陋”的一面,即国民身上的种种精神“病症”。
病症
【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论睁着眼看》)
中国人不敢正视人生和社会的现实,就用瞒和骗的方法,自欺欺人掩盖人生和社会矛盾。
【外国也有叫花子——(或云)也有草舍,——娼妓,——臭虫】(《随感录三十八》)
面临落伍或失败,许多中国人都能用“精神胜利法”求得安慰。《阿Q正传》中的阿Q就是这种精神胜利法的代表。
【颇有点做戏气味的民族】(《马上支日记》)
中国人喜欢装模作样,爱“做戏”和讲“体面”,缺乏坦诚的品格。
【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坟·娜拉走后怎样》)
中国人爱看热闹,却无动于衷,抱着袖手旁观的态度,精神麻木,极度空虚和无聊。
【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华盖集·忽然想到》)
中国人欺软怕硬。对于强者,溜须拍马,对于弱者,奴颜婢膝。
【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龙门的石佛,大半肢体不全。图书馆中的书籍,插图常被撕去。中国的公物,完整的不是很多。鲁迅称这一毛病为“奴才式的破坏”。
【一个人活五六十岁,在中国实在做不出什么事来】(《书信·致曹聚仁》)
中国人眼中无不平,没有点抗争意识。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保守,抗拒改革。鲁迅特别痛恶那种安于命运与现状的奴才心里。
病根
鲁迅不仅揭露和批判了国民性弱点,还对国民性弱点产生的原因,即“病根”作了深入的研究。
鲁迅表示,中国“其实是伟大的”。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民受到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产生了保守、狭隘、自利的愚昧思想。
中华民族经受了元清两代游牧民族的统治,再加上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产生了失败主义、自欺欺人、自轻自贱、麻木健忘等国民弱点。
疗救
鲁迅一直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首先选择的是“医学救国”的道路,后来发生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思想。
有一次他在幻灯片中看到,日俄战争中,一个中国人给沙皇军队做侦探,被日军捕获,砍头示重众,围观的一群中国人,虽然身体强壮而神情却呆钝麻木。
上一篇:现在我们厂没活了,我想去高铁工地干活,不知道那里的活多不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