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哪些古诗词的句子你初读无感,多年后再读才被击中?
人生,父母,欲说还休哪些古诗词的句子你初读无感,多年后再读才被击中?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哪些古诗词的句子你初读无感,多年后再读才被击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少年的烦恼,多为风花雪月。所谓的忧愁,没有经过岁月的磨砺和淬炼,没有真正品尝到生活的滋味,不过是肤浅的矫情。
昔年读稼轩此词,略有所解,不以为意。现在人到中年,才知稼轩“纵有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不甘和无奈。
予于古人之中,独敬佩辛弃疾。辛弃疾文武双全,有出将入相之才,却一生未展其用。
挑灯看剑,英雄寂寞。
辛弃疾的愁,是家国之愁,不是一般迁客骚人的羁旅飘零穷达感遇。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然而,伤心多了,都习惯了。
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
不说也罢。
关于此词,周国平先生说:
“只是到了真正饱经沧桑之后,我们才明白,人生的小烦恼是不值得说的,大痛苦又是不可说的。我们把痛苦当作人生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接受,带着它继续生活。如果一定要说,我们就说点别的,比如天气。‘却道天凉好个秋’——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是不可说之说,是辛酸的幽默。”
题主的提问,勾起了我的一点感想,随便聊了两句,诸友如感兴趣,敬请赏顾头条拙作《醉里挑灯看剑》,从“文章”版块下拉第二篇即是,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年轻时读题画诗《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只是感觉此诗是描写竹子在石头上的生长,表现竹子的坚强,琅琅上口,会背诵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读此诗就不是停留在表面上了,感到诗作者通过描写竹子的坚强,是用来形容人的坚强,整个诗句意思是:
(竹子)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尤其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诗,我们后人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类似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例如: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泃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意思是泉水干涸,鱼儿困于陆地,相互吐沫以求生存,而此时此刻,却不如彼此不曾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河湖海。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有时候会冷不丁的冒出来,伙伴,恋人,同窗…还有几人能与你相濡以沫?
其实,人生就是在舍与得中轮回,缘份自有天意,缘至则聚,缘尽则散,没有什么无法割舍。小时候手心攥的一粒糖,哪怕它溶化,也不松开你稚嫩的小手。也曾为说好到白头而恋人却偷偷焗了油而寻死觅活。随着岁月的流逝,随着生活的磨难,终于明白了沒有什么不可割舍,痛了,自然就放手,缘尽,自然就相忘于江湖!当你学会了放手,世界就在你的手中。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君共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读古诗词,所谓的有感无感,其实说的就是引没引起共鸣。共鸣是文学作品的生命。
为什么初读无感,再读有感?这与个人的年龄、角色、际遇、学识、智慧以及所处的时代等诸多因素相关联。有句话叫,时势造英雄。“时”“势”俩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建议您,读读蒋捷《虞美人·听雨》吧!说是听雨,岂非读诗?岂非阅世?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吸收文化精华@♥♥♥爱的力量。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上面的问题。有一首诗,初读时没有感觉,但是多年后再读,就被击中了心田。这首诗就是初唐诗人陈子昂写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的意思是,前面不见重视贤才的圣君,后面不见求贤若渴的明君。只有那苍茫的天地悠长无限,一想到这一点,我就止不住的热泪直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