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作诗凭雅兴,今人苦吟附庸俗。究竟诗歌有何吸引力?
诗歌,雅兴,古人古人作诗凭雅兴,今人苦吟附庸俗。究竟诗歌有何吸引力?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人作诗凭雅兴,今人苦吟附庸俗。究竟诗歌有何吸引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人作诗与古人吟诗作对,方法完全不同了,现在的人写诗,是一个人在手机上或电脑上作诗词,古人一般是三朋四友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以实物为题,每一个人做一首诗词,还有的是在行走之中看到的实物,雅兴大发,前面的张口就出,后面的接着就来,比如对子,有户发财人家,门前一边坐着一口大石狮子,前者出口吟句:石狮子戴铃不响,后者脱口就对:瓦畜儿张口无言。象这种对子即生动又现实,深受人们的喜爱。
古人还有一种是斗法拆字的,比如三国,周瑜想杀诸葛亮,用对诗来害他,周瑜说,孔明先生,我作诗一首,你能对上有赏,你如对不上该杀,孔明满口答应,周瑜吟道:
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
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鷄,
得志猫儿胜过虎,
落魄凤凰不如鷄。
孔明先生是天下大才,怎能受此欺负,张口吟来:
有木便是棋,无木也是其,
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
龙入浅水遭虾戏,
虎落平阳被犬欺。
古人在吟诗作对中,人越多,兴趣越大,奇才对章越精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歌,是人的情感表达的最佳出口,诗以言志,歌以咏怀,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诗歌像是基因一样,融进了炎黄子孙的骨髓。“古人作诗凭雅兴,今人苦吟附庸俗”,这一说法,足见诗歌的无穷魅力。
一是诗歌意象,寓意深刻。
意象就是诗歌中所描写的人、物、景、事,且寓意深刻。如“柳”,即是送别、离别的愁绪;“月”,就是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朋友;“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李白曾经作诗《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写诗规劝韦黄裳,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再如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意象的运用和叠加,也充分说明诗人的雅兴,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又如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还有的就是几个意象的叠加之美,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是用了多个名词罗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个意象,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特有风情。
二是诗歌遣词,要求严格。
诗歌的遣词和对仗要求很严,做到对仗工整,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诗歌的遣词用句上。追本溯源,对仗不是文人创造,而是从民歌中得来的。格律诗的对仗,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当然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合掌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明目。格律诗的对仗规则要求: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诗经》里的诗句还不合于律诗的对仗标准,而如毛主席的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很是符合律诗的对仗标准。
揣摩诗的字句,要建立在诗作者的炼字上,炼字的根本是炼意。如“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等炼字炼句的佳话千古流传。
三是诗歌发展,地位凸显。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发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体裁、样式等丰富多彩,就其发展过程而言,主要历经汉赋、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元曲、明清小说等,其中宋词,即诗的一种,也叫长短句,不拘一格,淋漓尽致的表达作者的情感,有豪放和婉约之分。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而今,现代诗形式自由,意象的运用重于修辞手法,意涵特丰富,大胆的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多以抒情诗为主,有现代诗歌和当代诗歌之分。其代表人物有徐志摩、北岛、顾城、海子等。在创作时,往往是以即兴创作为主,有时是一气呵成,“起承转合”,意象运用自如,不仅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在现代诗歌的发展来看,产生众多流派,如“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下面分别给予答案
《一》古人作诗凭雅兴
古人作诗时趣向是多种形势的,有三五成群,曲水流觞,邀约之作,如“兰亭雅集”;有即兴之作,有思物寄情;有迫于事故;今日举启二例:1、七步诗:三国时候魏王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弟兄俩为争王位相互残害,长兄曹丕命其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律诗,结果迫于无奈的曹植当场写出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壶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当场悔改,兄弟重归于好如前。
2、诗仙李白,太白先生一生未得青云志,尤其不满当朝时政,终日以酒消遣;是年受好友汪论之邀,来到安徽泾县,朋友见面亲热有加,畅叙几日后李白在难舍难分中辞别好友后即兴写了一首脍炙人口、人们至今都爱不释手的七言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两岸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二人的感情至深,在诗人心中这份情意被描写多么淋离尽至!
《二》今人苦吟附庸俗
当今社会已是时过境迁,人们生活节奏业已突飞猛进,除却专业文化部门和工作需要,也只有小众人群、要就是退休人群作些业余爱好写一写感兴趣的诗歌,丰富一下生活节奏而已,但也是文化传承一种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