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北宋迁都计划为什么没有实施?明永乐迁都却能实施呢?
洛阳,太祖,赵匡胤北宋迁都计划为什么没有实施?明永乐迁都却能实施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宋太祖定都开封后,却发现开封城完美无瑕的外表下,还隐藏了一个大坑:虽地处要塞,交通便利,但你便利,敌人也便利。由于没有山川之险,易攻难守,历来便是四战之地,实非国都的理想选择。而且,宋辽边境不宁,战事不断。若是辽军一旦占领了燕云十六州,便可长驱直入,饮马黄河,将开封城彻底笼罩在兵锋之下。开封城这个军事上的大坑,又怎能瞒过戎马半生的宋太祖。考虑到国都的安全,宋太祖曾一度想要迁都洛阳,以便“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偱周、汉故事,以安天下”。
谁知宋太祖这个迁都的想法刚一提出就受到朝臣一致反对,刚露点口风,群臣就上书苦劝,大臣李符更列出了反对迁都的八条理由。“不信邪”的宋太祖,干脆在开宝九年(976)三月直接奔了洛阳,到了就呆着不走,想造个“既定事实”。结果连他的亲弟弟晋王赵光义,都在他面前磕头苦劝,总之是抱团反对,打死不去洛阳上班。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明知开封有安全隐患,那这“老资格都城”洛阳,怎么就这么不受待见呢?一、繁荣都市结合诸多史料记载,彻底打消宋太祖搬家念头的,是晋王赵光义一句话:“在德不在险。”背后的信息量也大:您一再坚持迁都,等于是违背了“德政”,很可能人心离丧,再险要的都城,也保不住江山啊。
诚然,赵光义这句话说的在情在理,但宋太祖最终没有迁都的原因,除了赵光义的劝告外,更多的还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对于北宋初期的政治家来说,开封城发达的运输条件,是宋太祖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古代交通不便,全靠运河提高人员和货物的运输效率。因此,若是都城附近有发达的水系,那不异于一条条高速公路般宝贵。恰好开封城边就有纵横蜿蜒的河流。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开封城更是一举成为黄、淮两大水系的枢纽,同时开封城还地处汴河中枢,西接黄、渭直达洛阳,东南可直通江淮、两浙、荆湖,并能联系岭南、川蜀一带,辐射出一张国家漕运高速运输路网。靠着发达的运输线,开封城中各种山泽百货往来不绝,这使开封城拥有了天下一半的财富税赋,成为一座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商业兴盛的水陆大都会。
而且,群臣反对迁都,还有一个他们不好启齿的原因:之前的五代十国时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定都开封,短暂占领开封的耶律德光,还把开封定为辽国“南京”,更在开封举行了登基大典。论起来,开封早就是北方的政治中心,当地政治势力根深蒂固,一搬就是牵一发动全身。以房地产营销常用的词说,这里早聚起“人气”了。宋太祖说句“迁都”容易,各位大臣谁肯走?在开封经营多年的赵光义,未来的宋太宗,更不肯走!因此,开封城虽有种种弊端,却依旧是当时最繁荣的政治经济中心。这样一座要人脉有人脉,要地段有地段的中心城市,要想放弃它就如同放弃现代一线城市的黄金地段楼盘一样困难。二、除了开封城的繁荣外,洛阳的经济凋零也是宋太祖没有迁都的原因之一。安史之乱前,洛阳处于通济渠的起点,同时靠近引黄河入永济渠的河口,因此被称为:“有河朔之饶,食江淮之利,九年之储已积,四方之赋攸均”,可见当时的洛阳城,繁荣而昌盛,足以堪当国都之任。
然而,随着安史之乱中河北失守,洛阳城依赖的永济渠就此失去输送粮食的作用,这直接导致洛阳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屋漏偏逢连夜雨,安史之乱不但让洛阳失去了永济渠这条运输大动脉,还引发了唐王朝和藩镇之间的角力。随着唐王朝的政局动荡,再加上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洛阳一带的河道变得淤塞不畅,再难承担大规模的运输任务了。到了北宋时期,开封的运输能力已远远超过洛阳。以至于当宋太祖想要迁都洛阳时,马上有朝臣提出:“东京有汴渠之漕,坐致江淮之粟四五千万以赡百万之军。陛下居此,将安取之?”这话的意思是,陛下你放着运输方便的开封不要,跑到洛阳这么个不好运输粮食的地方来,到时候该怎么运输槽粮供养军民呢?由此可见,北宋时期,随着江淮经济的发展及漕运枢纽的变迁,洛阳的政治经济已全面走向衰弱,这也从侧面导致了宋太祖提议迁都洛阳的计划无法成功。三、长远影响开封和洛阳在政治经济地位上的鲜明落差,导致了宋太祖迁都的计划以失败告终。然而,定都开封虽带给北宋王朝短期利益,却也给北宋王朝埋下了长久的隐患。
而朱棣迁都北京的唯一目的肯定就是:稳固自身皇权!
北京是朱棣的藩王驻地,朱棣自分封到成功夺取皇位这二十几年间,在北京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威望,而北京地区对于他的忠诚,在靖难之役中已经通过了重大考验。放眼全国,就这里对自己最为有利,这是其一。
其二是朱棣在完成初步篡位后,因为建文帝在南方文人中威望极高,他发现南方的文人集团对自己并不感冒。所以,除了升级特务统治,对建文朝的遗老们大杀特杀,还要重新选定各部门的接班人,取而代之。但这些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强调中央控制的皇权社会,官员数量损失,很可能意味着皇权政治运作的瘫痪。同时,朱棣也注意到在他起兵谋反的数年里,在北平和南京之外,还有很多握有兵权的藩王和地方大员没有帮助建文帝平乱,但他们同样也没有想帮助朱棣的靖难军,更多是出于担忧自身结局的考虑。在他成为皇帝后,这些人就直接转化为潜在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有什么比回老巢更安全的呢?
其三是北京作为明朝的国都是远优于南京的,可以凭其军事中心的地位,通过大运河等媒介对江南的经济中心予以有效控制,进而将其政治控制达到全国的范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公元960年,后周都点检赵匡胤发动政变,建立宋朝,史称\"陈桥兵变\",并且在继后周之后依然定都在河南开封。当时的开封已是多朝旧都,虽然开封的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它居“天下之要会”,汴水及其他便利的河渠连接江淮等地,经济也比较富庶。但是从军事层面考虑,开封无险可守,难以御外。尤其是当时北方强盛的契丹等政权正虎视眈眈,在没有燕云十六州这一天然屏障的保护下,契丹骑兵随时可以挥师南下,对大宋王朝产生直接的威胁。而开封这样平坦开阔、易攻难守的地方,显然是难以抵挡敌人的铁骑。
出于大宋国家安全的考虑,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赵匡胤率领百官西巡洛阳,《宋史》记载说:“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赵匡胤此次西巡的目的非常明确——他要迁都洛阳。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所考虑的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故乡在洛阳,而是他看到了不宜长远定都开封的本质。然而,他迁都的计划提出来后,便遭到了诸多大臣的反对,比如起居郎李符上书“陈八难”,提出不宜迁都的八个理由:
上一篇:肥胖为什么会引起疾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