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喜欢颜体,是不是就是不懂艺术?就是外行?
书法,颜体,不喜欢不喜欢颜体,是不是就是不懂艺术?就是外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颜真卿为著名诗人元结写的《元次山碑》,笔法杂糅了篆书和隶书的笔意,结体顶天立地,大气磅礴
我们在这四大书法家里边,明显的看到欧阳询的书法是比较接近于魏碑的,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一个问题。因为魏碑书法群体的量,在隋代之前要大大的大于王羲之这样一个群体量。不过我们只能说王羲之书法体系和魏碑书法体系都是在一个系统里边的不同书法风格而已。但是王羲之的书法由于在唐太宗的提倡下,得到了“霸处百家独尊儒术”的长足发展,因此,在有王羲之书法体系的这个基础上,朝着王羲之这样一个风格统一,也是属于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唐代就很容易形形成以王羲之为法楷的新的书法主流。
颜真卿是继承了这个主流的一位书法大师,但是他又不满足于王羲之书法体系单调,因此,在他的书法里边,吸收了很多丰富的书法营养,这些书法营养,跟我们后来的馆阁体书法是不太一样的。
行书《祭侄稿》直抒胸臆,烟云满纸因此,用习惯于馆阁体书法的眼光,我们感觉到他太雄强了,他太宽博了,他才高大了,他太厚重了,我们就不太容易接受他的书法这也很正常。
不过,由于特殊的历史地位人品等等各种要素,特别是经过了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对颜真卿书法艺术的高度的赞扬,把颜真卿的书法与韩愈的文章,杜甫的诗歌、吴道子的绘画并列为不可企及的艺术成就,所以宋代以来,颜真卿的书法的影响像杜甫的诗歌一样,非常之广,非常之大。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写給杭州朋友王芝的一封信中,这样描写了颜真卿在元代的影响:“近世又随俗皆好颜书,颜书是书家大变,童子习之,直至白首往往不能化,遂成一种臃肿多肉之疾,无药可差,是皆慕名而不求实。尚使书学二王,忠节似颜,亦复何伤?若令子弟辈,自小便习二王楷法,如《黄庭》《画赞》《洛神》《保姆》,不令一豪俗态先入为主,如是而书不佳,吾未之信也。”
颜真卿的《颜家庙碑》局部赵孟頫虽然批评当时的元代大众学习书法都是以颜真卿为主,而没有得到颜真卿的真正的精髓,但是也说明颜真卿影响的无限扩大,元代如此明代如此清代也是如此,颜真卿在宋代以后,书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们至今仍然继承了这样一个书法传统,对书颜真卿的书法和人格是顶礼膜拜的。
例如,颜真卿在书法上面的成就,仅仅是楷书和行书,他就拿上了了两个具有历史地位的大冠军。第一,是他的行书《祭侄稿》,这是仅次于王羲之《兰亭序》的一个书法瑰宝。第二,是他的楷书有多个碑刻字帖,是楷书的杰出典范。例如,《多宝塔》、《东方朔画赞》、《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等。我们完全可以说,在中国书法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书法家的楷书字帖,像颜真卿这么丰富,这么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学习。
草书《赠裴将军诗》最后二字“麟台”笔力如万岁古藤,形象似凌云高阁所以喜欢颜真卿的字,应该说是学习颜真卿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的标志,也是对书法最高艺术成就能够欣赏的标志。
当然,中国书法史上的书法大家不止颜真卿一位,除了颜真卿,即便是唐代的书法家,还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李邕、徐浩、柳公权等等,他们都是杰出的书法家,他们也都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跟颜真卿是并驾齐驱的书法大师。当然我们不喜欢颜真卿的书法,还可以喜欢其他书法家的书法这些并不矛盾。
颜真卿《裴将军诗》笔法章法都突破了二王藩篱而自成一家但是,因为我们不喜欢颜真卿,就认为他不懂艺术或者说是外行,这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选择什么样的书法风格,喜欢什么样的书法风格,我们认为,应该完全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不能用自闭的眼光来说,你不喜欢颜真卿,就是不懂书法或者不懂艺术,这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反过来讲你不懂颜真卿,不懂赵孟頫就不懂书法,就是外行也是不对的。
颜真卿唯一的楷书墨迹《自告身帖》但是我要告诫大家的是,学习书法,我们应该全面的逐步的丰富自己的书法知识和书法修养的内涵。我们既然可以喜欢欧阳询的书法,我们当然也应该喜欢颜真卿的书法,我们既然喜欢赵孟頫的书法,我们当然也应该喜欢宋徽宗书法,喜欢虞世南的书法,就能喜欢褚遂良的书法,喜欢柳公权也能喜欢薛稷的书法。
中国的书法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书法体系,正因为是博大精深又是一个体系,因此中国的书法既有个性特点,又有统一的共同规律,因此我们喜欢书法,它一定是有内在规律在指导我们的。要想彻底的完整的了解书法,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艺术修养的过程。
我们也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固步自封,一定要在长期的修炼过程当中,学会多种多样的欣赏,学会对美的风格的理解和接受,这是我们真正的通向书法艺术,懂得书法艺术的成熟的标志。
什么时候把任何书法都能欣赏了,都能欣赏到它的个性之了美,同时又能坚持自己的书法艺术品味,这才是真正的懂得了书法,但是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我们一定要记住,书法学习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欣赏那些大书法家的成就,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不排除有些人有自己特别的偏好,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话说的,简直可以把颜真卿笑活了。[我想静静]
不可否认,颜真卿的为人以及他的书法都堪称一代楷模。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就书法而言,颜真卿是王羲之之后又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他对后世影响之大、福泽之深怕是没有几人可以比肩的。像柳公权、苏轼、蔡襄、米芾、董其昌、刘庸、何绍基、尹秉绶、翁同和、傅山、王铎、钱沣、谭延闿、华世奎…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家巨匠,都曾字出颜门!
所以,如果想要对书法有个通盘全面的了解,那颜体喜不喜欢都是得略知一二的。
尽管我也十分喜欢他的《大麻姑仙坛记》以及《裴将军帖》,但我们还是不能如此狭隘武断的说,不喜颜体就不懂艺术就是外行。
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啊,艺术是讲究百花齐放丶百家争鸣的。何况人的口味是不一样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我们可以喜欢欣赏颜体,但不能强迫别人也喜欢。
中国书法群山叠嶂,奇峰林立,至于走哪条路?进哪座山?那是要凭天赋、又要讲机缘的。您说呢?
上一篇:课外活动对中小学生来说重要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