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汉献帝禅让给曹魏后,为什么不去投奔蜀汉?
刘备,汉献帝,蜀汉汉献帝禅让给曹魏后,为什么不去投奔蜀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是不让去。虽然曹丕接受禅让后,给汉献帝的条件很优厚,将河内山阳邑作为汉献帝的封地,从历史上看,在亡国之君中无疑是条件最好的。但是作为曾经的一国之君,自带政治光环,虽然生活无虞,但是不过是变相的软禁,随时都在曹丕监视下生活,并不比之前在位时放松,特别是山阳地处魏国附地,防范之意更重。
其次,是不敢去。汉献帝先是被董卓拥立为帝,被董卓控制,后来,被曹操挟天子以领诸侯,刘备虽然打得是兴复汉室的口号,但在本质与曹魏并没有什么不同。汉献帝即使逃到蜀汉无非也是重复之前傀儡生活。特别是在汉献帝退位后,刘备已经打出汉献帝遇害口号,并为汉献帝服丧,随即称帝。如果汉献帝逃到蜀汉,刘备称帝借口就会不攻自破,汉献帝能否活命都成问题。
第三,不能去。其实在蜀汉灭亡时的一番讨论可以看出,当时邓艾兵临成都成下,刘禅与群臣讨论是否逃到吴国, 谯周以为:"自古已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且政理不殊,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三国志•谯周传》)魏国强大,吴国弱小,必然为魏国所灭,投降吴国就要向小国称臣,而之后吴国被灭还是要向魏国称臣,与其一而再再而三受辱,不如直接投降魏国。汉献帝也是,魏国灭蜀大势所趋,既然蜀国自身难保,汉献帝为了避免两次受辱,所以不去蜀国。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武帝因为不甘心受大丞相高欢所制,逃到关中宇文泰处,谁知刚脱虎口又入狼穴,又被宇文泰所制,没多久就被宇文泰毒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献帝可不傻,曹丕即便取代了自己当上了皇帝,也不会杀他。可要是落到刘备手上,刘备为了当皇帝,就肯定得杀他。所以,汉献帝才不会自己跑去蜀汉送死。
首先,汉献帝哪怕是禅让了,他的存在对曹魏而言,也还是有很大价值的。因此,曹丕肯定得继续好吃好住的供养着汉献帝。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汉献帝刘协在曹丕的胁迫下,退位禅让,东汉王朝正式寿终正寝。然而,曹丕虽然从汉献帝手上夺过了天子之位,结束了东汉的统治,但却不能对汉献帝这个前朝废帝斩草除根。因为,当时在益州地区,刘备还打着“中兴汉室”的旗号,与曹魏分庭抗礼。
倘若曹丕果真的杀了汉献帝,那就等于给了蜀汉一个“声讨曹魏,兴兵伐魏”的绝佳政治借口,并且还直接为刘备的称帝之路扫清障碍。所以,曹丕才不傻,肯定不会杀掉汉献帝。
其次,汉献帝怎么说也是曹丕的姐夫(妹夫),他也得替自己嫁给刘协的三位姐姐(妹妹)着想。
曹操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4年),打包将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曹宪、曹节和曹华)一同嫁给汉献帝。同年,汉献帝也投桃报李,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
事实上,通过整场政治联姻,汉献帝已经和曹氏捆绑在一起了。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对汉献帝的日后,也提供了一重巨大的政治保障。所以,曹丕胁迫汉献帝禅让后,封其为山阳公,以河内山阳郡作为其封地,并且保留了他的天子仪仗。应该说,曹丕对被废后汉献帝这么好,一部分原因,也是看在嫁给他的那几个姐姐(妹妹)的份上。
最后,我想当时普天之下,最盼望刘协死的,当属刘备了。
虽然,刘皇叔处处以汉室宗亲自居,整天打着“中兴汉室”的旗号。可刘备想要中兴的可是他自己的“汉室”,而不是汉献帝的“汉室”。谁都知道,汉献帝也就是傀儡,曹操供着他不过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所以,对于刘备而言,其实在曹丕废汉自立后,他最希望的就是曹丕能顺带把汉献帝给带走。因为,这样一来,刘备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称帝,继承“汉室”。然而,曹丕却不这么做,反而让汉献帝活得好好的,这就很恶心刘备了。
于是,刘备也没有办法,干脆自己直接对外宣称汉献帝已经被曹丕给杀了,还给他披麻戴孝,然后自己再上演一出“一哭二闹三称帝”的把戏。
试问一心想要当皇帝的刘备,在汉献帝明明就没死的情况下,都照样让汉献帝“被死亡”了,要是汉献帝真跑到刘备那里,估计没过几天就会不明不白的死掉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后,为什么不去投奔蜀汉呢?
这个脑洞也比较大开,首先汉献帝刘协能否逃到蜀汉,其次是刘协真逃到益州了,刘备又如何对待他呢?其实这些史书上都已经有记载了。我们一个个来说下
首先汉献帝禅位于曹丕
曹操死后,曹丕从曹操手中接过了丞相、魏王的权利棒,在一帮文武大臣的窜到下曹丕有了篡汉自立的想法,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后,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割据,曹操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平定了北方,迎奉汉献帝到许昌,间接维持了汉室近二十年的国祚。
明眼人都明白,汉室衰微,气数已尽,汉献帝迫于形势与压力,不得不在220年八月十一月禅位于曹丕。
汉献帝禅位后,曹丕封刘协于山阳公,一切皇帝礼仪祭祀照旧,居住在山阳城(今河南焦作),虽然远离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心,但依然还是在曹丕的密切监视下,一举一动都会有人向曹丕汇报。
据传当时刘协的皇后曹节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想要去探望母亲卞太后,并不允许,只能是太后前往山阳城去探望女儿。可见刘协夫妇虽然获得了自由,但仅限于山阳城。
在这样的环境下,刘协如何能逃得出去。
其次假设刘协真逃出去了,到了蜀汉刘备会怎样对待呢?
在汉献帝禅位的同时,在益州的刘备并没有核实汉献帝刘协的生死,仅凭传闻汉献帝被害,就在成都为其发丧,并追封刘协了孝愍皇帝,宣布了刘协了死亡,为自己以后称帝铺好道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