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看待《红楼梦》的宿命论?
宿命论,红楼梦,宝玉怎样看待《红楼梦》的宿命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会不会是,增删者自己砍掉的后半本,然后再继续增删前面,重写诗词,将谶语写进去,不至于将结局真的全部丢失?结果曹雪芹还没有将诗词全部重写完,就去世了。导致第七十五回宝玉、贾兰、贾环还有三首诗空着没写。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和猜测,还并没有印证,大家辩证看待。
第二呢,我觉得这种宿命论跟《推背图》挂上勾了。《推背图》就是古代的预言书,现在网上也有流传金圣叹批注的版本。虽然不清楚是真是假,往后之事如何,但过往之事倒是全都对上了。而黛玉的判词图谶:“玉带林中挂”,在《推背图》中也有原型,就是明朝开国时候的图谶:一株繁茂的树,树上面挂着一围玉带,天上有两个圆圈,就是“日月同天”。“日月同天”就是“明”,“树”是“木”,挂着玉带变成“朱”。而黛玉的图与这副图不同的地方在于,没有两个圆圈,树木是枯死的。所以这代表“日月无光”,明朝败落;树木从繁盛到枯死,是生机尽丧,死路已到。
《推背图》有关于闯王灭明,顺治入主中原,然后开创满清,共计传位十个帝王的谶语。如果《红楼梦》的作者看过《推背图》,那难免不会有“这都是命”的感叹。我认为他是看过的,不然为什么现在流传于世的《推背图》关于明朝建国那象,与黛玉的谶图那样像呢?总不可能是造假《推背图》的人是照着《红楼梦》黛玉的抄的吧?
现代人虽然已经不信这种宿命论了,但作者在国破家亡的那个时候,看到几百年前已经有人预言到了如今发生的事,那该是多么绝望呢。这难道都是天意吗?这都是命吗?这改不了吗?太痛苦了。
金圣叹批注版本的《推背图》共有60象,黛玉的谶语又是脱胎于《推背图》,可见作者是受了《推背图》影响的。所以我们可以合理猜测红楼梦最后情榜的“金陵十二钗”也有60位,一册12位,那就是一共有5册“金陵十二钗”。
网上流传的《吴氏石头记》末尾有情榜共108位,合周天之数。其中“金陵十二钗”有正册、副册、又副册、三副册、四副册,刚好5册60位。还有其他四册是:金陵十二主子、金陵十二恶人、金陵十二公子、金陵十二杂家。想想也是,宝玉又不是钗环女眷,又有情榜封号,肯定要有公子一册,不然宝玉没着落。
感谢阅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们的名字就已经把自己的命运诠释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相信宿命论,但我尊重作者的写法。
一、基于实际生活经历的故事人物诉说方式可以理解。
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红楼梦是一个小说,是一个文学作品,故事人物走向作者是可以把控的。
长篇小说往往有现实生活基础素材为支撑,多数为作者所亲历,才可以写得事无巨细,让人共鸣强烈。
红楼梦通过提前交代暗示社会家族,人物走向是作者经历人生起落后心理积蓄的倾诉,他希望也知道后人能看懂。
作者一开篇通过甄士隐的故事先开了个贾府运势总览,努力想告诉我们故事的结局,主角的命运。
他希望我们能懂,但是直接表明来意似乎太枯燥牵强,于是用了甄士隐的故事来表达,但还是太单薄,我们并不比宝玉强,宝玉看了经历了太虚幻境都不能懂,我们又怎么能懂呢?
二、逆天改命的说法本身就是对宿命论的变相承认。
贾宝玉游历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引领宝玉之前,是受了荣宁二公之灵委托的。
既希望宝玉能够悟透,又恐泄露天机,后来醉以美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许以佳人。但宝玉仍然不悟。
这里,我们看出荣宁二灵和警幻仙姑仍然受制于命运,相信宿命,却尝试改变贾府和宝玉的命运。这是很矛盾的。
从现实来讲,改变现状是困难的。曹公经历了富贵和凄凉,才会有诸多感悟,宝玉仅仅短时间内见识富贵繁华,难道就会看淡诱惑吗?
没有时间的加持,没有失去过的心境的变化,这是不可能的。甄士隐是如此,贾府走向如此,宝玉等人更是如此。
当然,读者也是,没有读完过一遍书,也不懂,一样如此。再读几遍,就更懂一点,但这也不意味着我们读懂了宿命,不意味着相信了命运。
我们只能长点经验,我们没有历经太虚幻境,却跟随着书的内容似乎是跟通灵宝玉走了一遭,不应该学会点看淡诱惑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辩证的去看
上一篇:怎样才能让孩子对我敞开心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