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水浒传,演义,梁山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水浒传每个年龄段读都是有不一样的体会,年轻的时候崇拜里面英雄的义薄云天,“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上了年纪,也觉得有些事做的欠妥当,毕竟只是地方绿林响马,没有那么崇高的目标!三国演义里的英雄更多的是小说演义,为大局服务的,再出彩也改变不了天下大势,三国里的曹操再奸滑,魏国也是最后的赢家,刘备刘皇叔再得人心,完成天下一统的也不是蜀国,仁义无双的赵云,万夫莫敌的张飞,忠义无双的关二爷,多智近妖的诸葛孔明……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刻画,只能给蜀国赢得更多的同情分,作者也不能把天下一统的荣光安在蜀国头上!毕竟历史不能乱写!
归根到底是三国大势是天下之争,不能乱编,而水浒传只是山东地区绿林响马的地方之争,世界观不一样,再怎么编写,也不影响宋朝大局,大不了安排另一方势力,比如方腊,两虎相争,梁山死伤惨重!牵扯到天下大争,个人的勇武不能凌驾于行军布阵之上,武将的勇猛描述的很是精彩,谋士的脑力风暴也很吸引人,这一点在梁山上看不出来,108将有谁称得上合格的谋士?吴用?大概只有一个朱武,还不得重用!
所以,同样都是伟大的作品,侧重点不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有什么不同点吗?有。三国演义是明初罗贯中采用文言文的作品,描写东汉末年至西晋初的百年历史风云。小说大部份以史实为依据,描绘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至三国鼎立直至司马炎一统三国的故事。小说写群雄之间的战争、谋略、兵法、政治间的角力与争斗,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人物形象尤以诸葛亮、关羽、曹操、司马懿、张飞、刘备、周瑜、张辽、陆逊等描写细致,着墨不少。
而水浒传是同代人施耐庵的作品,或说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俩人所作。全书以白话文的写作方式创作了这一巨著。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的反抗、壮大、受招安过程。小说以林冲、武松、宋江、鲁智深、等为代表人物,书写诸位好汉被逼反抗上梁山的江湖恩怨,快意恩仇,众兄弟之间的仗义出手,至命之交的故事。小说描写宋江最终投降朝庭,受招安替宋朝征战方腊,最终108将仅留小数将领,宋江等人被宋庭毒杀的消亡结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三国就好比大公司之间的竞争,最后的结果就是大的吃掉小的或输的放弃退出这个领域,然后赢的一方独大。水浒就好比一个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出现问题了,员工就起来抗争,看起来是问题解决了然后你继续工作,然后公司再秋后算账,一个一个解决掉这些抗争的员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我们这代人儿时也是听着讲古的评书长大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常常入梦。
锦囊妙计,三分天下,桃园结义,群雄争霸, 这是罗贯中的战场。拔刀相助,逼上梁山,忠义弟兄,快意恩仇,这是施耐庵的江湖。
一部《三国演义》和一部《水浒传》共同演绎古代豪杰的传奇,共同传颂草莽英雄的故事。几百年来,这两部奇书深刻影响中国以及世界的文化,勇武的民族从不缺少智慧,结义的弟兄从来分辨忠奸。
在谈两部名著不同点之时,先谈谈它们的共同点。首先,《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都是明朝初期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品。其次,两部小说都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形象各异的英雄群像。它们讲的都是农民起义,三国是斩黄巾起义,水浒是聚梁山起义。它们写的大都是英雄的忠义,比如关羽和关胜,张飞和李逵。
但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还是有大大的不同。
1、主人公侧重点不同。
《三国演义》侧重的是帝王将相,相对而言更接近真实历史;《水浒传》侧重的是绿林好汉,相对来说更接近民间传说。《三国演义》通篇讲的是“智”,比如草船借箭,蒋干盗书。水浒通篇讲的是“勇”,比如砸囚牢劫法场。
2、表现场景不同。
《三国演义》擅长描写战争,注意表现各种战略战术的运用,有战场恢宏;《水浒传》主要描写诸将的武艺特长和实力较量,有竞技场面。
3、历史背景不同:
《三国演义》描写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诸侯割据、群雄争霸的历史风云。《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4、故事板块不同。
《三国演义》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故事板块,主要通过事件形式来组织。《水浒传》则侧重于人物故事来组织,每一个人都被逼梁山 ,一百单八将粉墨登场。
5、忠义表现不同。
《三国演义》宣扬“忠”,更表现“义”。有君主之义在爱民,如刘备的为民而哭;有臣下之义在忠君,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朋友之义在兄弟,入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
《水浒传》篇幅灌满忠义观念,主要表现在对朝廷的忠心不二,对朋友的义字当先。在“忠”上,他们“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如宋江的“宁可朝廷负我,我绝不负朝廷”,念念不忘“招安”。在“义”上,有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武松的“血溅鸳鸯楼”,处处都在“替天行道”。
《三国演义》“义”在个体,如关羽“千里走单骑”,“义释曹操”,如赵云的“单骑救主”。《水浒传》的“义”在整体,从七星小聚义到梁山泊大聚义 ,如“杀富济贫”,如“保境安民”。
上一篇:一个人可以同时贷款买两套房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