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易经貌似很神奇,但只是一个粗略的原理。这样理解对吗?
易经,周易,阴阳易经貌似很神奇,但只是一个粗略的原理。这样理解对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易经就像三千年前的一把尺子,指望它去度量万事万物,或去造一架飞机。显然是不行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安易芳,《易经》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粗略的原理,首先我们要讲《易经》的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公认最具智慧的书籍有三本,中国的《易经》,印度的《吠陀》和欧洲的《圣经》,其中《吠陀》和《圣经》兼有史书和宗教典籍的性质,而《易经》则与历史和宗教没有直接关系,它探讨的是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
《易经》是中华文化最古老的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在商周之际,《易经》经周文王整理和著述而有卜筮之书,转入“天人合一”的思想学术领域,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源头,被历代学者推为“”群经之首”,后人称之为“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
《易经》对世界的影响
唐朝宰相虞世南曾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大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日本明治维新时的组阁原则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阁。”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在其自传中,黑格尔还承认他创造的正反合辩证逻辑定律得自《易经》的启发……
近代有很多受易理启示,而获得诺贝尔奖者,德国的汉森堡,其论文是《测不准原理》;丹麦的波尔教授其论文是《相生相克原理》,他被授予爵士徽章,在选择徽章标志时,他选用了太极图,并在庆祝会上以太极八卦纪念章赠人;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后来为计算机所用)等等……
假设大家对我的内容感兴趣,后期会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推送给大家,让大家对《易经》有更多的深入的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道至简、宇宙玄黄、易经易理吾辈可出神呼仙呼,十之八、九粗之呼。大言不惭,耻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易者变也!易经是古代圣贤总结出的一些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所以有万事问周公之说。其实古人是按阴阳五行八卦原理来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进行预测,推理的几种方式方法。她自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则的铁律!曾几可时,多少人能按此理论百事百准地进行预测呢?!太执着了就失去了她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了!唯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与現在的逻辑推理,唯物辩证法,哲学原理,全息理论,超前思维等现代科学思想相贯通!才能起到她的本真价值的作用。其实说,从天道人德的角度来看,《道德经》是真正集大成者!老子把易经演活了!至今古今中外概未有能超越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和粗浅不搭介。
神无方,易无体,唯变是适。
易又简,规而矩,度量衡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朋友这个问题很是刁钻嘛,看来简单的同你摆摆大道理是不行的了。那就来吧,看招……
《易经》的层次、格局,到底是怎样的呢?是否真的包罗万象、经纬天地吗?很显然,这样的评价是“人为”给出的。那问题就回归到“人”的身上了。也就是说,对于《易经》的评说,是建立在人的认知基础之上。你觉得呢朋友?
我个人的感觉,人与《易经》的关系,更取象于“DNA双螺旋结构”,是种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人们常讲“天人合一”,自身就没达到那样的高度和认知,徒增烦恼罢了!
那直击你的问题,《易经》这么这么的厉害,为什么中国没有造出飞机大炮呢?(道理都一样的、大炮我给你加上。够意思吧!)
上一篇:我一个211大学毕业,最后却进了县医院检验科,是不是很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