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读懂《道德经》?
道德经,老子,万物如何读懂《道德经》?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老子提出了“道”为世界万物的根本。但是老子提出的“道”,不是物质性的实体,而是一种虚无恍惚的东西,它超越时间和空间,也超越人们的认识,人们对它是听不见,看不到,摸不着,是无形无声无物、静止不动的绝对精神。这个精神性的“道”,在《老子》中,也称之为“无”、“大”、“一”等等。
那末,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又是如何从无到有?老子说,这个变化过程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道”本身是没有目的,没有意志,由它产生的世界万物,它也不去“主宰”它,这叫自然无为。
老子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例如他把复杂的变动的世界万物,抽象出长短高下,刚柔强弱、智愚巧拙、生死胜败之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矛盾着的双方,一方依另一方的存在而存在。这种矛盾的统一观,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个重大发展。不仅如此,老子还提出事物的发展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所谓“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这是老子对“运动”观点的一个重要认识。老子这些扑素辨证法,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背诵和学习老子的道德经,可以先僵化后优化,王财贵,台湾推广大师,从事国学推广好几十年,他说,国学经典,开始是先背,背熟了,带到事物和问题中去慢慢理解。
我也特别喜欢道德经,以柔克刚、以其无私而成其私等,在我自己的工作、生活中遇到矛盾时,我会发现这两句话特别有道理。
道理大家都知道,关键是通过诵读《道德经》,一遍遍地沁入到心底,去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我特别喜欢道德经,平时休闲时会拿出来读读,修身养性,提醒自己改善不足,这本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行为,让我做事情的时候,换一个角度想问题,这条路不通,这个办法碰壁,是否可以用下其他方法,减少阻力?
总之,《道德经》在人生不同阶段里,会给我们很多智慧,常读会常新,会有不一样的理解,领悟更深,这是一本值得随身读一辈子的好书。
学习《道德经》,可以先读先背,慢慢运用到生活中去,改善我们的矛盾,反过来再读,会发现又有更深的哲理和智慧,先僵化后优化,总之,会常读常新,学到新的智慧。
一本《道德经》,浑身都是宝贝,值得常读,愿老子的这本书,带给你我很多人生的智慧和启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感觉你说的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个人浅见,与文友商榷:
老子是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经慕名向他问礼,他退隐后,著《老子》一书。
《道德经》共分上下两篇,81章。上篇道经,下篇德经。书中包含了某些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它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说明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并指出对立面的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有无相生。
在物资生活方面,强调“知足”和“寡欲”,憎恶工艺技巧,并归结到“绝圣弃智”、“无为而治”,甚至幻想人类回归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去。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被后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它的哲学思想中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教育、军事、宇宙学、人体科学等,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能被奉为道家创始人,可不是吹出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共81章,分为“道经”(第1—37章)和“德经”(第38—81章)两个部分。
读过《道德经》的人都知道,“道经”与“德经”在内容上并无截然分野,两部分内容常常交叉并述,有时还略嫌同义反复之赘。而且,用了大量篇幅讲述圣人治天下的道理。
因此可以认为,《道德经》全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怎样认识世界及其客观规律。是对天道的认识;二是怎样修行入圣。是对人道的认识;三是怎样治理国家。是对王道的认识。遵天道,厚人德,治天下。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遵天道为大前提,厚人德乃小前提,天下治是结论。
由此看来,老子并非史上所传远离政治的“避世隐者”,而是“胸怀祖国道江山,放眼世界德天下;崇尚自然齐万物,关注生命爱人民”的“创世道祖”。
《道德经》全书反映了万物并作的世界观,见素抱朴的人生观,道法自然的认识论,无为而治的国策论。从它对人性关怀的角度看,与其说它是道典,不如说是国策;与其说它是哲学,不如说是人学。
这是我对《道德经》的总看法。供参考。
(文/三朔)
上一篇:爷爷奶奶带小孩说脏话,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