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2022年考研如何安排准备?
英语,时间,自己的2022年考研如何安排准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学习时间:每天8小时及以上。最后一月要学会减负,调整心态,不要继续增加强度,一年的战线,绳子不能越来越紧,劳逸结合。
学习科目:所有科目,真题、测试题,刷。
最后这一年的复习时间过后,安心等成绩吧,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复试。
给大家推荐一个考研必备软件,神龙考研,从你计划考研到复试结束,整个考研过程都能用上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报考问题
1.选什么专业?
这是择校的前提。比起学校,专业是更能够清晰认知到的,如果喜欢本专业并想去更好的学校深造,那就只需要择校;如果不喜欢本专业,或者想研究生期间学新的知识,那就选择你感兴趣的。
大学四年,也算是“不务正业”吧,空闲时间都去看计算机相关的书了。在接触计算机之后,确定自己对计算机感兴趣,也就最终决定跨考计算机了。
最后经过各方面因素的考虑,我选择跨考兰大计算机的专硕。说实话三跨一开始心里是真的没有底,但是当我说服自己放弃的时候,又特别不甘心,最后想想也只有努力上了。好在最后付出还是有回报的。
2.什么时候择校?
现在经历过考过研的人一定都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选择 >> 努力。那么如何择校呢?
大部分经验贴肯定会让你在6、7月份之前先看看看报录比,看是否歧视双非,是否压分等种种指标。
但我个人看来,觉得查这些东西都有点太早了。因为学校这个东西,又不是你选好了就一定能考上。比起先选学校,我觉得不如先准备准备数学和英语。现实点,更靠谱。这样先学着,到6、7月份的时候,其实也就大概知道自己的水平可以报考哪些学校了(数学可以提10~25分,英语可以提10~15分左右,至于政治和专业课成绩,参考报考学校的平均分就好),这样就能帮助自己快速锁定合适的院校了。
3.如何有效择校?
当你复习了一段时间,并且根据自身情况选好了几个目标院校之后,就可以开始评估每个学校的综合的指标了(报录比,分数线,是否压分等)。在这里可能很多同学又要问:那怎么做综合的评价呢?这里推荐大家可以用Excel做一个表格,来帮助自己进行决策,示例如下:
下边我来解释一下这个表格。首先各个列首行中的括号代表的是这个因素对你决策的影响因子。如果你觉得学科评估和地域比较重要,那么这两个因素占有的权重就比较高。而其他行所代表的数值则代表你对所选学校的评分(1~10之间)。最后综合评价就等于各个评分与影响因子的乘积的和(10*8+10*(-2)+10*5+8*6+10*(-5)= 158)。
那么从上表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大学虽然很好,但是最终和某不知名大学的综合评价差不了多少。经过分析我们看出,我们比较重视是否保护一志愿这个因素,因此最后不知名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差距大部分都被这个因素弥补了。可以看出这种量化决策还是有一定可靠性的。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使用。
4.如何确定报考学校的热度?
看到上边的方法有的同学可能又有疑问了,那就是觉得报录比看了意义不是很大,因为知道今年有多少人报考这个学校才是最有用的。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办法。
通过查看微信文章的阅读量来大致推测各个学校的考研热度。现在应该计算机考研的公众号有很多(其它专业的公众号也一样),基本每个公众号都有对各个大学的往年考研情况分析的文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查看这个文章的阅读量,来侧面反映一下报考这个学校的潜在人数。下面这个图,是我今年做的统计:
反正我兰大情况基本和统计的一致,其他学校一不一致就不知道了。一致的话大家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预测22考研情况,然后量力而行了。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个方法了,灵不灵又是另一回事了,毕竟现在考试是信息战+心理战,手动狗头。
5.xx专业可以跨考么?
这个问题有肯定的回答,一定是可以考的,而且有每年考研都有一部分同学跨专业考上的。任何专业跨考都是有一定难度的,零基础学习,那就需要比其他的同学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首先,跨考需要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因为如果跨考只是为了挣钱的话,不如找一个培训机构训练三个月,然后先进入一个小公司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三年之后工资可能比考研出来更高。因为说实话,跨考真的很辛苦。但是如果这是你的兴趣所在,那累觉也爱。反之如果对这个专业根本没有兴趣,选择跨考很容易因为学习困难而半途放弃。
其次,跨考需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这个专业相关的项目或实习经历。很多同学总是问,有课程设计算不算项目,有一个实习算不算优势。这里我认为是不是项目,有没有实习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做的项目和参加的实习相对于和你一起参加复试的人而言有没有竞争优势。本专业的学生不用说,课程相关的课程设计肯定比跨考生多,那么作为一个跨考生,即便是有该专业相关的课项目经历,那么你就需要想一想自己做的项目有没有含金量和竞争优势。
当然其实很多跨考计算机的同学都没有项目,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其实在初试之后复试之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有足够的自学能力和坚定的恒心的话,是可以在准备复试的同时也做一些项目来充实自己简历的。
如果没有太拿得出手的经历,但是又真的想跨专业,那么比较建议去跨考一般点的学校。因为好一点的学校基本都是不保护一志愿的。参考我报考的兰州大学,复试时调剂过来的都是92,并且复试还是和一志愿一起复试的。最终今年的兰大一志愿专硕66人最终只录取了19人。兰大复试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其他比兰大好的学校就更不用说了。因此除非真的有较出色的项目或者是科研经历,否则不建议跨考好的学校。
6.本科学历不怎么好,有没有歧视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客观一点来回答。假设你是一名老师,那么一个发表了sci的双非学生和一个什么都没有的985学生你会选择录取哪一个学生呢?答案我想一定是双非的那个同学。由此可见,影响最终上不上岸的因素并非学历,而是个人实力。如果你的实力比92的学生强,我想没有哪个老师会因为你的学历而不录取你
上一篇:嘉峪关黑山名称的由来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