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每个班里都有差生(指成绩差)?
孩子,学生,老师为什么每个班里都有差生(指成绩差)?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四,每个班级的差生,也可以把他们称为后进生,我们是可以把他们一分为二去看,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成绩差,不见得其他方面也差,他也可能在唱歌,跳舞或体育等方面有特长,也许他将来就是个乒乓球冠军。
看过《垫底辣妹》的电影就明白,故事讲的是工藤家的长女沙耶加从小学习就不好,上了高中后还是个学渣。她爸爸是个重男轻女大男子主义的一家之长,把希望全寄托在她弟弟身上。后来遇到坪田老师,在老师变着法的夸奖下,沙耶加开始拼命学习,最终考上了庆应大学,父母和老师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所有的孩子都有无穷的潜力等待开发。如果一味看死责罚或者用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对他们的成长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其实就是说明出身和基础并不决定你的未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付出努力是不会有回拨的,谁都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主人公就是这样从一个不爱学习整天跟着闺蜜吃喝玩乐的小辣妹,化茧成蝶变成了一个上进并且取得成功的好学生,故事原型也真有其人。这对我们国家和家庭教育来说也是一种启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班级有好的学生有差的学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同样老师的教导下,孩子的成绩取决于孩子自己的态度,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再来说一说,你所想的原因,老师不想教和不会教。
一般老师会因为工资过低或者换工作以及其他原因出现不想教书了,此时不想教会导致学生跟着出问题,因为老师除了授业解惑,还要管控学生。学生一旦失去了老师严厉管教,就会随着自己的性子来,那么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心性不稳定,自然不会管好自己,学习肯定要变差,此时基本就是全班变差。
老师不会教以及老师没能力教,一般这样的老师极有可能是关系进来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向学校反应。这样的误人子弟肯定会令人不耻。
最后希望你提这样的问题不是因为自己的狭隘或者偏见。
正常的教学和管控,一个班总会出现好学生和差学生。对于差学生,家长一定要好好的去了解,知道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学,然后积极和老师沟通,一起去想办法,去帮助孩子成长。
埋怨是没有用的,要积极的去解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同一亇班里,接受同样的老师教授,学生成绩却差别很大,这很正常。这是因为,在学校里读书学知识,与在一亇染缸里染一批相同的物件不同。在一个染缸里染相同的物件,只要搅动均匀,每一件东西的效果差别不大。学校的教与学,是一亇双向的活动过程。老师讲了,但学生听了没有?听懂了没有?消化了没有?能拓展、能运用、能举一返三吗?……这些,都与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真程度、领悟能力有关。老师是同一邦老师,但听课状态不同,学习能力与习惯不同,刻苦努力的程度不同,考试成绩,自然千差万别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比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绩差主要还是学习动机不足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而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因素有:遗传、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下面就从这几个因素来分析一下题主这个问题。
一、遗传
遗传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每个人自身的发展顺序和阶段也各有不同,像每个班里有差生,从遗传的角度来说,可能就是他在这个时期的学习接受能力没有班上其他同学强,但遗传并不是决定因素,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进行改善;
二、环境(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一方面,它像个小型社会,个体在这里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社会联结和人际网络,另一方面,它有着专业的教师为个体传播知识和进行艺术熏陶还有德育教育,全方面影响着个体的观念和意识,从环境的角度来说,班里会出现差生有可能是受人际关系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他的学习动机,另外一个可能就是不太适应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喜欢这个老师从而导致不喜欢这个学科,学习动力减弱导致成绩差;
三、家庭教育
父母相当于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家庭教育的教育来说,班里会出现差生的因素太多,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学习的意识、对教育的意识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到的决定性因素,对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那么学习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几个因素都有自己的解决方式,我们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到底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也才好对症下药,其实每个学生在老师眼里都是一只潜力股,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有光明的未来!
上一篇:药学专业有前途嘛,未来前景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