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认为我国教育领域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欢迎大家讨论?
学生,孩子,学校大家认为我国教育领域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欢迎大家讨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对这两方面我们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与民办教育拉成统一起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的追求是立德树人。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智慧。美国对华为的打压让我觉得一个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多么重要,而科技人才来自于教育。教育要向社会输入更多的人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理想信念不要被考试挤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愚见,以下四点在教育领域是急需改进的。
一、基础教育中的升学主义
升学主义即追求升学率的教学,一切以升学为目的的片面教育。中小学教育中是应当适当程度的重视升学率,这对于人才成长、选拔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有些学校背离了教育所追求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片面追求升学率,把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
二、不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由于中小学学生都面临着升学,甚至是进入重点学校、重点班级的压力,但由于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有些中小学校为保持其自身的升学率、竞争力,把教育变成了机械式教学。学生就类似于机器,只要将老师整理出来的一切知识拿来记忆、练习就可以了,缺少了个人的探索反思性思考;而学生方面由于学习任务太重,也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多年的基础教育下来,学生基本上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知识的能力。
三、“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
现代的社会和家庭极其重视孩子的教育,低年级教育更是紧抓不放。“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在家长心中根深蒂固。学生的一切都以学习成绩为评判标准,只要学习好,其他都是次要的。这种思想的风行直接导致学生成为“全职”学生,只干和学习有关的事,其他的一切家长都办好了。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必要的动手自立和实践能力,从而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
四、学校忽视道德教育
学生最后注定要走入社会,成为社会人,这时道德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多重视了智力,学习方面的教育,道德教育却被忽视。中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对他个人的心理机制的健全,人格品格的形成有基础作用。可我国的基础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所谓的好学生有的甚至连最起码的文明礼貌都不懂,没有社会公德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头条!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中国教育领域还可以提高的地方:
1. 兼顾标准化和个性化,帮助学生能提升对自己的认知,包括潜力,优势,挑战等,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业和职业规划会非常有帮助。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是中国学生普遍较薄弱的环节但又非常重要,需要从国家层面大力推动。
3. 目前现行的中考录取制度对初中学生的学业压力过大,初中生(尤其是男生)心智尚未成熟,过重的学业压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建议适当减负,结合其它方式引导学生和家长选择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同时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4. 在大学教育中引入更多实用和最新的教材及内容,加强通识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同时放宽转专业的限制,让大学生能学以致用,更好更快地融入未来的就业环境。
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议,再次感谢头条提供的这个分享和交流平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研学的教育者,在我看来,我国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在素质教育方面还有待加强!
为什么要加强素质教育呢?理由有三!
第一,素质教育对于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极其重要!身心都健康才能让孩子生长发育更健全,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更有利!毕竟健康是一切成绩的资本!
第二,素质教育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但是在集体中,很多孩子就变成了小透明,以致于家长和老师忽略其特长,一心想要和那些尖子生攀比!其实这样大错特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
作为长辈,家长和老师应该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教育孩子如何发掘自己的爱好,培养自己的兴趣,而不是让其从小就开始攀比,或者从小就否定孩子,造成其性格的缺陷以及不自信!
第三,素质教育是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打基础!现行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与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有较大差距。然而素质教育,则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当今社会需要有想法的年轻人,只有思维的开拓才能带领世界开阔!
上一篇:近日亲生父亲因女儿没有完成作业而被打死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