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生不背书不写作业,软硬兼施也不行,怎么办?(当然,我的学生不敢!)?
孩子,作业,学生学生不背书不写作业,软硬兼施也不行,怎么办?(当然,我的学生不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通过实地考察来认识社会现象、事件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把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培养能力及创新精神、进行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是教学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又一重要形式。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有些不同,参观访问主要是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人和物的感性认识,社会调查则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包括参观访问的对象)在进行感性认识这个基础,进一步去探索、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通过社会调查,学生可以获得许多丰富的社会实际知识,能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社会调查还能解决一些平时在课堂上不易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社会调查活动的开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一是确定调查计划和调查提纲。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目的、要求、调查主题和范围、调查对象和地点、调查的类型、方式和步骤;调查提纲主要是调查的内容、范围、问题等。确定恰当的主题,这是搞好社会调查的先决条件。一般情况下,调查的主题要结合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来确定。但必须注意,所选主题应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典型性,并具备开展调查的条件。同一个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调查对象。就中学生而言,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宜过大,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二是组织准备。主要是与调查对象取得联系,帮助学生明确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划分调查小组,交代调查的具体任务和注意事项,提供必要的资料和知识等。
2、调查阶段。主要任务是广泛接触调查对象,了解情况,占有材料。社会调查的方法很多,有访问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收集法(可借助网络、图书馆等)、座谈法等。访问法是进行社会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运用什么方法进行社会调查,要根据调查的主题和对象来确定,一般要综合运用上述几种方法。调查阶段要求学生要做到“腿勤、嘴勤、手勤、脑勤”,否则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可调查的,更掌握不了大量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有的教师在教九年级《跨越国界的沟通》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在课前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调查社会上或身边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上网,上网的后果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认识到网络是柄“双刃剑”,更清醒地认识了上网的利与弊,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去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自己所用。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3、分析总结阶段。在调查阶段的基础上,对调查所得到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就可以撰写调查报告,进行总结。调查报告可以个人写,也可以小组集体完成。由于中学生个人活动能力有限,而且进行调查活动时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我们提倡合作学习。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集体完成调查报告,发挥小组每个成员的智慧,写出高质量的调查报告。报告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交流,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全班宣读、汇编成册、墙报等。
(三)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中学使用较多的一种社会实践形式。社会服务可以使中学生增强公共责任感,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社会服务的范围和内容也是非常广泛的。例如:到社会有关单位、场所参加义务劳动、进行法律宣传、帮助有困难的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等。虽然社会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很广,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得到的锻炼也不尽相同,但是开展这类活动的目的是相同的,即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作为一个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深远。社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等因素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是对学校教育的极大补充,为学生认识社会、培养实践能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因此,政治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开展适当的社会服务,结合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开展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参加社会服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有的学校根据广大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清洁行动,对乱扔垃圾、乱摆车辆、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感化。结合“六个一”的要求(即: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培养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养成一个出行习惯)紧扣“我爱我家、绿色行动”这一中心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动员学生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参与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植树护绿、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开展做\"爱心小天使\"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福利院、老龄家庭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提供服务,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结合“送温暖、献爱心”、“学生之间结对子互帮互助”等活动,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和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培养学生真诚交往、真心关怀、传递爱心、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和高尚品质。这样的活动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了学生道德践行的能力。
除了以上三种比较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以外,还有许多形式可以采用,如:结合法律常识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旁听当地法院的法庭审判等活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也不知道您讲的是低段学生还是高段学生。我想,应该是小学高段的学生吧!我现在教的就是六年级学生,这一届学生从二年级一直我带,确实有你讲的这种情况。一个孩子从四年级开始,首先语文老师向我反应,书不背,作业没有上交,一开始老师把他中午留下来,想让他记住,可这样还是没有办法,依然不交作业,书不背。语文老师气急了,用书拍了他的头,他妈妈打电话来说,你们老师不能打孩子,我了解了情况,语文老师确实是气得不得了,每天的作业都不交。我和家长真诚的沟通,家长说,自己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放在奶奶那里,奶奶不认识字,我也讲了孩子的学习必须要家长陪伴,而孩子的妈妈一直没有正面回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