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医把脉能看出什么病症是胃肠病吗?
中医,气血,切诊中医把脉能看出什么病症是胃肠病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继续对比西医学的两种诊法,影像检查和化验检查。影像检查的观察对象,主要是诸如骨、内脏、血管等实体结构。检查的目的,主要是这些实体结构是否出现异常,所谓异常,是“有形”的病变。骨头断了,血管堵了,内脏中长出一个肿物,都是这样的有形病变。中医脉诊法的观察对象,气血,显然不在其中。
化验检查,大多是对血液的检查,观察对象主要是血液中的成分及其数量。检查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成分的有无,数量的多少,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常见的白细胞增多,血糖升高、降低,尿液中见到血细胞或蛋白,均属此类。这部分内容,与中医所谓的气血,本质上有一定的重合。比如红细胞大量减少与“血虚”之间,甲状腺激素升高与“火邪”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关联。不过二者观察的角度明显有别,一是延伸的视觉,一是原生态的触觉。
对比了这许多,中医所讲的气血到底是什么,脉诊观察到的气血状态又是什么,或许可以作个简单的总结了。
中医所谓的“气血”,并非如骨肉血脉那样的实体结构,也不能与血液成分画上等号。实际上,血液成分,只是另一个微观世界中的实体结构,显微镜头下的实体结构。中医理论中的气血,却没有实在的“形”体,只有虚在的“象”。譬如风,没人能否认风的存在,但没人见过风的形状,能看见的,只是风吹动万物时显现的“象”。实际上,中国古代确实将人体的气与自然界的风相类比。风的象,可以看见,可以听见,可以触摸到;视觉、听觉、触觉,都可以成为观察风的角度。气血的象,同样可以看见,可以触摸到;望诊、脉诊,就都是观察体内气血状态的角度与方法。
对比中西医在诊法上的观察角度,西医的观察尤其强调视觉,其他的角度需要尽可能的转化成从视觉角度去观察。比如听力如何,需要转化成听力测试图;体温如何,需要转化成温度计上的刻度值;体内不可见的某种成分,需要转化成化验结果。一句话,西医检查通常需要获得可视化的测量结果。
相比之下,中医的观察对视觉和触觉的仰赖大体在伯仲之间,《内经》中那一句“能合脉色,可以万全”,即可见一斑。值得注意的是,中医的观察,更加注重感觉本身,而非测量的结果。比如寒热,西医最强调体温的测量结果,中医则强调医生及患者对寒热感觉的体验。这样的特点,让中医诊断在应对大量纯症状性的患者描述时,会具有一定优势。
比如眩晕,对患者而言,是一种明确的感觉。从西医角度去诊断,会考虑前庭性的?眼源性的?脑源性的?血压高/低引起的?低血糖引起的?还是颈椎病引起的?各种检查,逐项排除,最后确诊。中医的过程一般不是这样,始终通过望诊、脉诊,来确定体内的气血状态。风象上冲?气郁中焦?下元亏损?还是痰蒙清窍?这里有个问题,如果西医通过各种检查之后,仍然无法确诊怎么办?
实际上,这样的现象在临床并不少见。有些患者,有症状,有痛苦,却查不出异常,最后往往被冠上“神经症”的帽子。而这些患者从中医角度,通过望诊、脉诊,通常能发现气血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很多症状只是患者的一种感觉,所有的感觉,只可以用心来体验,不可以用头脑来测量。
脉诊的关注标的,气血,刚好充当这样的媒介,连接患者的感觉,与医生的感觉。只要用心,多能体验到。仍然是上面的例子,眩晕。中医诊脉,完全可以见到左关脉弦硬。那么从医生的角度,患者的痛苦,主要是肝气郁滞引起的,或者说,患者身体左侧中间部位,有大量的气血郁闭。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假如有个巨人,双手伸开超过百里,发现右手边感觉不到风,左手边的风力却很大。
当然,脉诊也有自己的问题。既然观察对象是虚的气血,那么对实的形体方面的变化,敏感性就不如始终专注在实体领域的西医。肝脏上假如长个肿瘤,胆里面假如有个结石,单纯通过脉诊获得准确信息的机会,无疑不如影像检查。毕竟,脉诊只是医生观察人体的一个角度。在今天,人类已经有机会,通过更多的角度来认识人体与疾病。对人类而言,拥有更多的选择一定不是件坏事。
本文节选自“天下无疾”微信公众号《小议中医脉诊的价值》篇。
想要了解更多请搜索公众号:noillclub,关注后即可查看无疾老师的《寸关尺,在讲什么?》《寸关尺,在讲什么?》《说说中药的君臣佐使》等文章;也可微信添加朋友“wujicm”帮您解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脉诊只能是四诊中的一种方法,虽然从脉像上可以获取很多信息,但只靠脉像是不行的,正好不久前看了一个病人,脉搏洪大,要是只凭此脉便诊断实热之证那就错了,因为从其他方面反映出的情况,病人属虚阳外浮,我们用了大剂量附片加人参、黄芪,最终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四诊合参很重要!胃病也是这样子,要辨别其证,必须四诊合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样的思想就是错的。中医把脉不是透视眼。这也是许多人多中医的误解。
中医看病“重证而轻病”,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总结出“证”,用简单几个字就表达了病位、病因等信息。比如说“风寒犯表证”,病位在表,病因是风寒,所以治疗上就应该“解表散寒”。
“病”只是表象,内外的实质问题就是“证”,中医“把脉”所要知道的就是疾病的内在实质问题,抓住了根本问题才能药到病除。所以中医才能治本。
综上,把脉所看的不是“病”,而是“证”。
上一篇:三国时期群雄争霸,谁能横刀立马?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