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古代的开国皇帝都没有留下什么著作?
皇帝,著作,刘邦为什么古代的开国皇帝都没有留下什么著作?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凌烟阁论史---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赞评转+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开国皇帝都是马上皇帝,领兵打仗征战沙场,也有文学方面造诣颇深的。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充满了忧患意识,是难得的佳作!
汉高祖刘邦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魏文帝
曹丕,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曹丕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
开启贞观之治 ,马上皇帝李世民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赐萧瑀》
唐代: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如意娘这首诗作于感业寺内,是写给唐高宗李治的。写得曲折有致,较好地融合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是武则天的上乘之作,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如意娘
武则天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当我们现在翻开《华严经》都会看见一首开经偈,这四句"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就是出自武则天之手!这四句就成为了众佛子诵经的开经偈,一直流传了千百年,也被称赞了千年。
明太祖朱元璋别看读书不多,这个没有文化的“乞丐皇帝”,写出来的诗别具一格,帝王的霸气侧漏。
《金鸡报晓》
明朱元璋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据说这首诗是朱元璋登基当日所作,前两句读起来有点小儿科,感觉是打油诗一样,但是后面两句简直可以称为画龙点睛之笔千古名句。有一种“鸡鸣一声天下白,扫尽残星与晓月”的豪气,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霸气,果然是出自帝王之手,一般人还真写不出来。
庐山诗
明朱元璋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
传说他在大败陈友谅后,曾夜宿庙里,留下了一首霸气十足的诗歌,“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开国皇帝的文治武功都非常人能比的,任何人的成功都绝非偶然。这也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很多流传于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历史领域作者——菠萝蜜,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题目说开国“皇帝”为什么都没有留下著作。因为历史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所以我这里从秦始皇开始列举,看看大统一时代各开国皇帝是否有些什么作品流传。
第一个:开创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秦始皇
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 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权臣吕不韦,开始独揽大政。 重用李斯、王翦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此时秦始皇39岁,在此期间处于战国时期,他有着一统天下的的理想,就不可能放着国家政务不管,来写书。统一中原之后十一年后去世,在此期间,秦始皇还南征现在的广西一带,北击匈奴,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虽然并没有什么著作流传于今,但是各方面的统一,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即使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功绩也是巨大,因为文字的统一,对中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意义重大的,远大一本文学书籍。
第二个: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是为汉高帝。刘邦建国称帝时已过半百,一生做两首诗,最著名的就是《大风歌》,是刘邦平英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一共就三句话“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所以开国前楚汉争霸,再之前食不果腹,当然没有什么作品留下来,而且本身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加上当时兴盛的是道家思想,道家与于秦始皇时期正统思想为法家思想一样,并没有儒家那样强化大众文学素养。
第三个: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一共活了64岁,40岁称帝,统一隋朝,并没有什么著作留下,但是他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门第。科举制度初期设诸州岁贡,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606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杨坚对汉文化的发展传承起了重要作用,因为春秋、汉代的文化典籍因几百年来的混战,因战火焚毁、遗失大半,583年隋文帝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的图书。所以,杨坚虽然自己没有留下什么书,但是这两点的功绩,对汉文化的传承,意义就是巨大的了。
第四个: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在古代算得上高寿了,活了69岁,52岁才称帝,一生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为官和推翻隋炀帝的战争去了,所以也没有什么文学著作流传,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后,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传位,自称太上皇。各方面资料都没有看到他在文化方面做出了什么突出贡献。
上一篇:这幅画现在是藏在故宫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