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池子怒指中信银行擅自向笑果文化提供个人账户交易明细?
银行,中信,池子如何看待池子怒指中信银行擅自向笑果文化提供个人账户交易明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信银行可能会面临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中信银行及相应的责任人员可能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4)中信银行的声誉受损,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甚至可能会面临流动性风险。
中信银行违规泄露储户的存款信息必然会导致其声誉受损,丧失公众对其的信任。因此,中信银行务必要妥善处理此事。否则,由此带来的声誉风险有可能会演变为流动性风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这件事如果属实,那么对中信银行来说,它短期可能面临大量存款和个人客户流失、被银保监会约谈并处罚等后果,而对涉事的分支机构而言,其行长、副行长有可能被撤职罚款,涉事员工有可能要吃官司、被罚款和吃牢饭。
截至2020年5月6日晚8点35分左右,目前这件事还只是池子的一家之言,笑果文化和中信银行都还没有进行回应,而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还需要结合这两家公司的说法再进一步分析。当然,最后的是非曲直,还是要交给法律来作裁决,毕竟涉事方都已经打算对簿公堂了。
按池子的说法,中信银行的做法显然涉嫌违法。因为《商业银行法》第29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据我所知,就算是法院按照程序,拿着调查令要求银行配合调查,也一定是小心谨慎,派出两个人共同前往,以防个人信息意外泄漏。
如果中信银行仅仅为“配合大客户要求”便轻易泄漏了客户的交易数据,则对该行客户而言,他们难免会觉得,自己的账户安全、资金安全、信息安全显然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毕竟,池子如今也算是一个明星,其资金规模我想比大多数普通人要高得多。池子近两年的交易数据尚且会被轻易出卖,何况普通人?
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对自己血汗钱负责任的态度,中信银行的客户唯有“用脚投票”,将资金转移至其他银行,并祈祷这不是银行业的共同问题,天下乌鸦不是一般黑。
同时,由于池子已向银保监会投诉,则监管一定会过问此事,向中信银行的高管层传达监管的关注,而在捅出这么大的篓子后,涉事分支机构的行长、副行长及涉事员工,被撤职、罚款、甚至被送入大牢,都是非常有可能出现的结局——就像池子律师函所说,这种出卖客户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已经涉嫌触犯《刑法》了。
当然,对于持有中信银行的散户股东而言,现在唯有期盼公司5月7日的股价不要跳水太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看待池子怒指中信银行擅自向笑果文化提供个人账户交易明细?
池子怒指中信银行擅自向笑果文化提供个人账户交易明细。但中信银行方面称是配合大客户的要求。因为诉讼需要,难免需要向银行调取个人账户交易明细。不得不说,给我的感觉就是银行交易明细真的难调,有时候凭借着法院开具的调查令都不管用。但是大客户却只要提个要求,银行便能配合相应的工作!总体来说,还是有钱好办事,即便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也能做的到!中信银行对此的回应充满了店大欺客的傲慢和对于法律法规的无视!希望银保监会能够对于中信银行这种违规违法操作行为予以严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导读:律师表示,如果没有司法机关的调查令,一方当事人无法、也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查到交易明细,中信银行这一行为涉嫌违法。
1.涉嫌违规且违法 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
律师表示,实务中,一般像银行流水这种金融信息即使进入诉讼阶段,律师持法院调查令都无法取得,一般要法官自己去调取。也就是说必须是本人或公检法机关才有权取得的,保护等级是比较高的。
因此,网友对中信银行将责任归咎于个人的道歉并不满意。他们表示,大客户才是客户,其他都是活该被糟践,中国的法律在你们这里不算一回事是吗?不难看出,这件事最大的敏感点落在银行对个人信息保护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章提到对存款人的保护,第二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对银行等机构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我国也进行了刑事上的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