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汉字为什么多音多词而不能一字一音一义对应?
汉字,一字,文字汉字为什么多音多词而不能一字一音一义对应?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首先,最先出现的汉字是象形字,但是只有象形字满足不了人类记录和交流的要求,于是出现了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但依然不能满足需求,于是又出现了假借字和转注字,这样就形成了汉字多音多意的现象。
其次,每一种语言都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现实的需求。华夏民族从一个大的氏族部落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不同的民族原本有不同的语言,当民族在融合的时候,势必会产生语言文化上的碰撞和融合,汉语作为主流被历史所选择,但也会有非主流的痕迹,这是多音多意字存在的又一原因。
再次,我们可以从我们先祖杰出智慧的角度来考虑。我们汉语的最小单位是语素,通常为一个汉字,但它却是不折不扣的音形义的结合体,而这些结合体又可以组合成意义更丰富的词和短语,这是其它任何一种文字都无法比拟的。
总之,汉字的多音、多义是华夏祖先的智慧和历史选择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我们应为此而感到骄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字是什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先有语言,后有文字。语言是文字的基础。而语言是由各种语音构成的。那我们就明白了,语音,决定着这一切。
中国人的汉语语音,其实並没有多少。因为我们是人,人的声音是由嗓子里的声带发出来的。你张开嘴,看看你的嗓子眼,其实就那么一小块地方,充其量,能发出多少个,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声音?有人计算过,也就是几百个音而已。都到不了上千个。人类的声音远没有一只鸟的叫声复杂。
这我们就又明白了。由于音的种类变化少,一样的音,就要代表不一样的事物。比如,花,鲜花是它,花钱也是它。比如,脑,头脑是它,豆腐脑也是它。这是一字多意。
还有一音多意,这就更麻烦了。比如,都是“yi”音,义,意,疫,亿四个字,意思大相径庭。这就要通过语言环境和文字书写,才能区别出来。
之所以造成这些麻烦事,不是我们不认真去创造语言文字,而是我们人类的发音太简单。如果人类既能发出声波,又能发出超声波就好了。那样,声音更多了,可以多上千倍。对应这些声音,我们就可以创作出更好的语言文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国汉语言文字里出现很多一字多音多意的字,这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际应用中的发明创造,我们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实用。
我发现有一些名词和形容词被当做动词时又有了新的读音和新的意思。如“背”,四声时为脊背.背面。而读作一声时则为动词,肩扛背驮。另如\"好\"字,\"好\"三声为很好,好孩子。\"好\"读四声时则为好这一口,好色之徒。如\"宿\"字,一字三音,\"宿\"su四声,住宿.宿舍。\"宿\"xiu三声,一宿未眠。\"宿\"xiu四声,星宿。这些多音字大多是由这个字意引申出来的,同原字意有一定的关系。
为什么古人在造字时会出现这么多多音字呢?我认为主要是好记,不用再造太多的字。好懂,知要知道原字的意思就可以大概知道其它的意思了。好学,汉子就是那么几个笔画组成的,字越多,造的字越复杂,越不好写,更不好记住。因此,古人在造字时出现很多多音字.同假字。
在历史上历代文人对文字不断进行改革和简化,特别是共和国成立后,国家考虑到我国大多数人口都是文盲,复杂的汉字有碍于国人的学习和掌握,政府下大力气对文字进行了简化改革,方便了国民的文化教育的普及,扫除了文盲,这也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文化的深度造成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潮流,就像现代很多成语意思有变化,是错吗,不是,是适应当代!如果文字刚被造出来,肯定是一字一音一意!传承了这么久,总会有些变化吧!
所以不要羡慕西方,他们的文化跟中国比,太新!当然新的东西,总会有些先进性,但是文化就像美酒,还是陈的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我们是造字六法[捂脸][捂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民国时有专家提议废除汉字,才子写奇文反驳,全文只有一个读音。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在1930年曾写下一篇“同音文”,《施氏食狮史》一文,此文堪称千古奇文,题材为文言文,全文只有一个音,即“shi”。随后又写下一篇《季姬击鸡记》,全文亦只有“ji”这一个读音,实在让人佩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