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到中年,你怎么看待同学聚会?你会参加吗?
同学,聚会,学生人到中年,你怎么看待同学聚会?你会参加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到中年,你怎么看待同学聚会?你会参加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到中年,能参加同学聚会,是一件大好事,我就经常参加高中同学的聚会。这是因为,我们的聚会背后,还隐藏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故事。
我们是“老三届”(俗称66-68三届的初高中毕业生)的高中生。原本应该66年毕业,正好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由于教育系统从上到下处于瘫痪状态,谁也没有管我们的了,既不能参加高考,又不能毕业,便又在学校待了两年。
这两年,主要是外出搞串联活动。身上揣着红卫兵组织开的介绍信,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那时候作为学生,思想最单纯不过了,天天都在写大字报,走到哪写到哪。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誓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永远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直到68年3月,中央下发了复课闹革命的通知,我们才停止了串联活动,返回了学校。接着毛主席又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们便仓仓促促走出校门回到老家。这回可好,一下子就把腾空驾雾的我们,狠狠地摔到了现实世界!老老实实地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接受着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后来才明白,在中国闹腾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原来是以江青为首的反革命集团,精心策划的篡党夺权的一场闹剧!我们被无情地卷入其中,白白的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年华,留下了无穷无尽的遗憾!这虽然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是我们毕竟在高中度过了漫长的五年的学生生涯!这在中国教育史上都属于一个奇迹!三年的学习生活,再加上两年的串联活动,哪届学生的经历有我们这般丰富?哪届学生间的感情有我们这般深厚?
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命运,特殊的经历,特殊的遭遇,早就把我们的情感牢牢地拴在了一起!这种情感,是铁打的,是钢铸的,是真金白银都难买来的!值得终生珍惜!
(我们曾风雨同舟)
毕业之后,同学们为了生计,各奔东西,天各一方,见面的机会微乎其微了。那五年朝夕相处的深情厚谊,只能深深埋藏在心底。偶尔与哪个同学碰面,得知了某些人的消息,都像接到了圣旨般的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口口相传。
人们常说的战友情、同学情,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难忘的友情;更何况我们是在一起摸爬滚打了五年哪!有时候思念起来,真是让人彻夜难眠!
十多年以前,我们都退休了,由几个班干头,搞了一次大型聚会。同学们相见时的热烈场面,甭说有多精彩了。瞩目的,握手的,拍肩的,拥抱的;嗓门高的,音调低的,五花八门的表达方式,无所不用其极,互相倾诉着着相见恨晚的肺腑之言。
当场就根据同学的提议,成立了组委会,负责以后聚会的筹划工作。组委会下设联络员,每个乡镇1-2人,负责通知和召集。时至今日,我们的聚会大约有十几次了,基本上每年一次。除了有特殊情况,大家都踊跃参加活动,既增进了友谊,又加深了感情。
(欢聚一堂)
近来有同学提议,将大型聚会变成小型为好。因为年纪大了(最小的都73周岁了),健康状况欠佳,家人还担心出意外,就没有必要再折腾了。
至此,我们的大规模聚会也将成为历史;不过以前每次都留下的珍贵照片,必将延续着我们之间最美甜蜜的记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那些同学平时都没有联系,就不参加了,毕竟我们没必要花时间参加无意义的社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同学之情,胜似关爱之情。少儿的同桌,天真无邪竟童意,青年时同窗,志同道合同叙离别之情,中年好友同学情,一声问候,互祝平安,老年的问候,老朋老友老同学,大家一生牵挂,晚年幸福,精神长乐永你保青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同学聚会,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每隔几年聚聚,见见面,聊聊最近的工作,多年不见,心里仍保持着最初单纯的思念和友爱。但是,往往你会发现,聚会的人会越来越少,或者,聚会也就是几乎是固定那几个人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工作很忙,或在外地,没能准时参加,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不去参加聚会的同学,是心里有阴影了。毕业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了,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愿以偿实现了学生时代的梦想。有的人或者生活不如意,或者工作不如意,或者现在生活有点拮据。这些人往往通过一次聚会,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总是感到有些自卑,总感觉自己融入不到这个圈子里,所以,慢慢地,以后的聚会也就不参加了。安静地看着同学群里发的聚会视频照片,安静地继续着自己现有的生活,安静地爱着现在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是同学,但不是朋友
上一篇:国内路亚十大品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