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疼不痒教育孩子不是正确的做法,教育孩子应该恩威并施你认为呢?
孩子,父母,教育孩子不疼不痒教育孩子不是正确的做法,教育孩子应该恩威并施你认为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疼不痒教育孩子不是正确的做法,教育孩子应该恩威并施你认为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教育既包括了教书(知识和技能方面),也包括了育人(道德人伦方面)。既然是想要孩子讲规则,就一定不是完全顺着孩子的天性,那就一定会有管教。而管教就意味着惩罚。
但是管教必须满有爱心,可以让孩子有肉体上的疼痛,但是不可以让孩子有心灵的创伤。
首先,孩子心智发展还没有成熟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其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特点。按着天性孩子就是贪玩,不喜欢学习,喜欢打游戏。所以如果教育中一味提倡释放孩子的天性,那么孩子很可能是一无所学,养成不学无术的习惯,失去以后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本事和技能。这恐怕是任何一个家长或者老师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真的孩子的生长规律和天性,实行引导和管教并存的教育方式。
其次,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规则行为。
在管教孩子或者进行惩罚孩子的时候,千万千万不能忘记教育的目的不是责打孩子。而是通过适度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比如多长时间不能玩自己心爱的玩具,多长时间不能看电视手机等来达到让孩子长记性的目的,明白违法了教育要求或者规则的后果。这不单单是为了帮助孩子专心学习知识,更是帮助孩子懂得敬畏规则,避免成为熊孩子。
切记管教不是发泄自己对孩子的不满和怒气,管教是为了引导孩子更好的明白教育的规则要求的意义。目的是塑造孩子的行为和品格。
最后,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就爱。这种爱是对孩子坚定不移的爱,是对孩子犯错之后仍然全然接纳的爱,是对孩子充满希望的爱,是不离不弃,是不自私的爱。
一个教育者如果在其教育过程中失去了爱,那么他不是再培养孩子,而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谋生或者炫耀的工具。
因为既然是孩子,他就是生性顽皮,他就是需要爱,他就是需要你耐心的引导。
管教却满有爱心,可以让孩子有肉体上的疼痛,但是不可以让孩子有心灵的创伤。
真正的爱不是溺爱孩子,而是知道全然的劫接纳和包容孩子,是为了孩子长远的好处管教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看对待多大的孩子,对于幼儿园孩子的教育要多以鼓励引导为主,如果施加 太多的威严,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影响,本来孩子事好动的年龄段,如果严苛过度会让孩子的天性受到影响,以后做事情会放不开手脚。对于大班还和学前班甚至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年龄稍大一些,可以稍稍严厉一些,毕竟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会好一些。自己有了一定的分析辨别能力了。
对于小学高年级和以上年级的孩子,要恩威并施了,有些孩子自觉能力强一些,就不需要太严厉,相反就要严厉一些。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对孩子猫性教育,一味的对孩子好,有些孩子会认为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就会对这种教育失去兴趣,一旦遇到某些挫折他们会承受不住突然“狂风暴雨”,他们会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经常看到父母娇生惯养的孩子,一旦有不顺心就会离家出走,做出好多出格的事情等等,相反,对于时不时“敲打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不会再他们的心理产生太大的波澜。他们会学会自我的调剂,反而会对他们的成长更有好处。
所以,教育孩子不能娇生惯养,也不能一味的狼性教育,要因材施教,恩威并施,会使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各种情况都能应对,而不是退群逃避。也才能是孩子更能健康的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陪娃读书的娃她爸】观点(第24篇):
我们在为孩子付出的同时,也享受着他们带给我们的快乐,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又在不断的因为“教育”这个让人头疼的事情而困惑和苦恼着。并且,现在的孩子又难管,经常是各种方法用尽最后又还是回到老样子,让父母很为难。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真的是个长期的“持久战”。当父母们在面对孩子通常要持续长达十二年的学校教育时,我认为知道“不该做什么”,比知道“应该做什么”要更为重要些。
首先,“不疼不痒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感受到不被重视,还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他可以为所欲为。这样可能根本不能称其为一种有效的教育。
其次,我认为“恩威并施的教育”对孩子的长期发展也是有害的。
我先查了一下“恩威并施”的词条:意思是恩惠和威严同时使用。
语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鲂传》:“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通俗点讲就是“大棒和胡萝卜并举”,这也是很多家庭中常用的教育方式。
在我看来,“恩和威”就是“奖励表扬和批评惩罚”。
现在我们来一一分析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危害性:
先看“奖励和表扬”(恩)的6大危害:
危害之一:当别人说他好的时候,他才认为自己是好的;当别人没有表扬他的时候,他就不知道自己做的事究竟是否正确。总是被表扬的孩子,会依赖于来自外界他人的评价和认可。表扬是把孩子形成自我评价的机制给剥夺了,他没有机会再发展这个机制。孩子长大后,会大概率的成为“寻求认可上瘾者”。
危害之二:孩子会因为没有别人的表扬,就不再去做这件正确的事。
危害之三:奖励和表扬会让孩子逐渐对成长的事情失去兴趣。
危害之四:孩子会为了得到表扬或奖励而去做一件事。如果下次还想让他做的话,那孩子就会想要更大的奖励,最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父母需要不停地满足他提出的奖励要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