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有些人对自己孩子总是愿意花时间照顾,而对自己爸妈却不能耐心陪伴呢?
父母,孩子,自己的为何有些人对自己孩子总是愿意花时间照顾,而对自己爸妈却不能耐心陪伴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主要是传统美德教育的缺失,传统的24孝里,古人照顾父母远比现在照顾孩子用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This is Dingmacqueen.
看到这个话题,很心酸,但确实是大多数人的现状。
君不见,
这辆车还是老人家拿自己养老钱给儿子买的,结果,只能蜷缩车厢尾……
甚至,在被警员发现后,老太太担心自己儿子受罚,不断向警员求情“后备箱里蛮好的,蛮好的”。
君不见,
越是子女多的父母,老年时越是艰难。
简直是悖论!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上最无私的爱,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却很难做到十分,能有五六分已实属不易。
是今生的爱,亦是前世的债。
为什么会这样呢?
私以为,爱从来就是自上而下的,生命的流动亦是如此。
幼崽有了母兽的呵护才能长大,婴儿有了父母的照顾才能健康成长……
所以,当我们也为人父母,我们浓郁的爱也自然给到了我们的孩子。
这是人的本性,这是动物的本性。
然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理智。
滴水之恩,尚且涌泉相报。
父母之恩大于天,值得我们用理智维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多数人长大了,对自己的父母就没有耐心。父母老了,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也慢慢变缓了,这样形成的代沟越来越深。子女们教一两次才行,多了就表现不耐烦了。
我们要设身处地地去为父母们着想,想想他们已经慢慢迈入中老年了,已然没有了年轻时的灵活,想想在十几年前,你还是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时,父母对你是多么的有耐心,那时候喂你饭,教你说话、走路,可不是现在重复一次两次三次那么简单了,基本上这些事情都持续到一年以上,甚至更长,现在只不过你们双方角色互换了,小时父母教导你,现在你长大了,成熟了,该轮到你去教父母的时候了,我们理应有他们那样的耐心啊,毕竟还有什么比养育一个孩子更麻烦的事情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是普遍的问题,也是很让人痛心的事情,不知道从哪个年代开始变成下孝了,应该是因为计划生育,每家一个孩子,421家庭导致全家两代人的希望放在一个孩子身上,所以呢精力、资金都围绕着一个孩子,才会形成这种局面。拙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下面听我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经常听到“母爱是无私的奉献”,但似乎没有听过“子女之爱是无私”。
从两者对比来说,我们确实回报的远不及父母给与的。
但事实上,纵然如此,社会普通的情况是对孩子愿意付出更多的关爱,却对父母不愿多付出一分的关怀。
一、爱孩子是本能,爱父母是责任
爱孩子是动物的本能,不只是人类,人类只不过有别于动物具有智慧与情感。
但生物繁衍的角度,这是一种普遍的通性。实际上不管那个物种都会本能的养育下一代,甚至不惜付出生命地保护。本性使然,人也不例外。
爱父母则是一种责任,是人类社会性的产物,是道德伦理的规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亲有过,——《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大学》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第四》。
这是文化文明发展而生,是社会伦理的结晶。
对于动物来说,当初生阶段,母亲养育长大后独自生活,这便完全了繁衍的过程。并没有普遍性的反哺的现象。
养育下一代是生物生存的必须,是作为本能的遗传。
爱孩子是本能,爱父母是道德的约束,一个是本能的主动,一个是责任约束的被动。
二、孩子是未来,而父母是过去。
孩子是家族的未来,新生命的诞生是家族未来的支撑,一代代的更替是发展必然。
而将资源用于下一代的养育也是发展的需求。养儿防老,养育下一代也是为自己的年老有个依托。
从本质的利益需求来说,父母对孩子有孝顺的期许与未来回报的需求,而对父母只是单纯的付出未来并无回报。
在古代老人并非像现代一般只是一种负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那时老人家在家里拥有较高的地位,根源是当时的社会知识、经验是靠人的记忆为主要的载体进行积累,家族中的长老,遇到重大事都要由老一辈进行决断。重视辈分并非单纯的伦理孝道,更是由于他们是最有经验最能智慧的人。
上一篇:香港男影帝有哪些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