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教育的出路在何方?如何才能办成名校?
农村,学校,乡村农村教育的出路在何方?如何才能办成名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日西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现在乡村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次于城里的教师,其中大部只要有机会调入城里,都能成为城里很优秀教师。
经过去十余年国家对乡村教育的不断投入,乡村中小学的教学楼、多媒体现代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图书数量等己基本到位,教学硬件、软件已跟城里的中小学没什么区别。
国家早在十多年前就对乡村孩子实行全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到学校读小学、初中不只免学杂费、书费,还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顿营养早餐——两个大面,一大杯牛奶。政府为家远需要寄宿的学生免费提供舒适、卫生的宿舍。政府不但承担宿管、做饭等生活老师的工资全,还对寄宿的孩子提供相应的伙食补助。
对家庭贫困的高中生,国家有相应的助学计划,根据贫困程度的不同,每学期给3、5000的助学金。
农村孩子读不起书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更何况政府推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使绝大多数村民富起来了,极少数贫困者的孩子到学校不但有书读,政府还管饭。
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早已改善了
比如浅夫所在的贵州,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乡村中小学都有塑胶足球场。破破烂烂的乡村中小学,那是十多年以前拍的图片,那是老黄历了。
国家这些年对乡村基础教育的投入非常之大,中国西部乡村的面貌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全国各地的朋友有机会可以来看看今日的西部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乡民都住上了三、五层的小洋楼,就是北京的部长也没几个能达到这样的居住条件。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乡民家里都有车。乡村的孩子穿的也不比城里的孩子差,走到大街上也非常爱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前农村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小,学校的数量也在减少,以我们西安农村为例,今年30人以下的农村小学被撤销。
在我们农村乡镇,现在只有中心学校学生比较多一些,有二百多学生,其它乡村小学一般都是30到60个学生。这些乡村小学一般有8名老师,这些小学校每个年级只有6名到14名学生,学生不多,可是6个年级齐全,每个老师都要带几个年级的课程,教学任务比较重。
农村学校大多地处乡村里面,生源受到限制,现在的农村孩子本来就不多,部分学生被家长送到城市上学了,因此农村学校的生源逐年减少。如果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还会有学生择校,去规模和质量更好的农村学校就读。
因此说,农村规模较小的村小学很难发展,受到生源和教师配备以及教学设施的限制,要想办成名校几乎是不可能的。
回想20年前的农村教育,那个时候,农村生源没有流失,学生择校现象非常少,学校如果能够严抓教学质量,办成名校是比较容易的。
不知道你们那里的农村学校现在是什么情况?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农村教师,回答这个问题心情有些沉重。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学校学生数越来越少,优质生源留不住,教学质量很难提高,越难提高越留不住孩子。留下来的孩子大致分这几类:一是家庭比较贫穷的孩子,他们没有条件转学;二是孩子学习不理想,父母不想在这个方面投资了;三是家长比较节约,孩子在农村学得还可以。
学生数减少教师数量也相应减少,师生越少越难留人,导致许多教学点倒闭。
要想把农村学校办成名校,可能有点难度的,除非国家层面出台政策。这不可能的,因为城镇化是国家的战略布局,富裕的家长都想把孩子送到城里学校,享受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
历史终究向前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对于农村教育的出路问题,我也思考过许多。
第一,不管是学校还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有老师在内,我们应该首先明确的是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职能部门,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培养高分学生,还是要培养合格公民
第二,城乡差异差的不仅仅是硬件设施,更多的是父母的教育理念,这个时候学校应该当起引领地区文化的作用,不仅仅是教育学生,包括整个地区的教育理念,也应该由学校来担当
第三,基于以上两个观点,所以不应该,完全以升学率来衡量农村学校的水平,因为农村学校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教学问题,而且分数也不能完全说明学校的工作效果
学校不仅仅是孩子们的需要,更是一个社会的需要,所以学校扮演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任务是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也希望整个社会不要,学生的分数来衡量一个学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