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谁来奉养农村逐渐增多的留守老人,子女都在异乡为生活而奔波?
老人,农村,子女谁来奉养农村逐渐增多的留守老人,子女都在异乡为生活而奔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说起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确实是个大问题。我们不仿应该多管齐下,多举措并举,因为这是关系到整个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一方面国家已经农村老人一定的养老补贴了,而且随物价的上涨,国家每年都有调整的;第二老人做的动的,还可以种点自留地补贴家用,第三中国社会历来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习惯,儿女们也应该补助一点的。
不知道农民交不交养老金,如果不交的话,那从现在起中国农民也应该交养老金,这样以后老了,不至于为养老而发愁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悟空邀请,我说一下我观点。
如果农村老人有儿有女的话,就要依靠他们奉养,不论你用什么方式什么方法都可以,尽力尽心就好。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不奉养老人的借口。
大多数农村老人,六七十还在种地打工,如果身体没病基本上不需要子女奉养,甚至不用和儿女要钱花,有的还要接济子女,在家里照看孩子。
那么农村老人什么时候需要子女奉养呢?除非有以下俩种可能。
年纪大了或是生病,子女必须奉养。
农村老人要是生活能够自理,也不愿麻烦子女,也不想成为子女的累赘。可人都有老的时候,谁也不能抗拒,这是自然规律。特别是80来岁左右的老人,即使身体不错,平常也需要子女做做饭,在身边照顾一下了。他们就象树上一片发黄的树叶,一阵风就可能掉下来,说句难听的话,在世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八十多岁的农村老人,子女肯定也有五六十岁了,下面也有子女了,多数的可能成家立业,可能也当上爷爷奶奶了,也就不太需要在外面奔波了,就应该在家照看一下老人了,在外面奔波不能照料老人不是理由。
其实奉养老人也没那么难,如果老人身体没有大毛病,子女每顿饭把热粥热饭给老人端上来就行,也不需时刻守在身边。现在条件好了,给老人买点爱吃的零食,这个条件很容易达到,有时间就陪老人说说话。
如果子女不在身边,而老人真的需要有人照顾,子女就要把老人接到身边,或是送当地养老院,你有条件的话雇个专职保姆也行。
如果老人没有大病,农村老人也花不了多少钱。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让老人尽量生活的好点。
农村老人最难的是卧病在床,需要长期有人在身边照料,这才是最需要子女的时候,需要子女有极大的耐心,还要吃药打针,这些我也经历过,只能和兄弟轮流侍候老人,尽自己的孝心。父母把我们养大,我们难道不该回报吗?其实父母的恩情是回报不过来的,养儿育女的人都明白,给父母养老是责任是义务,不能讨价还价。
谁也有老的时候,都需要子女养老,这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要是不给父母养老,养儿育女还有什么用?还不如养个小猫小狗。
奉养老人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尽力尽心就好,农村有钱的毕竟是少数,孝敬的子女不一定是非常有钱,多陪陪老人也是行孝。
至于用宅基地换取村集体互助养老在我们这里还没有。
最好的养老就是靠子女养老,不能把自己的老人推给社会推给别人,父母是生你养你的人,应该是你最亲最近的人,你不能给父母养老,就说明人品有问题,但凡有点良心的人就会奉养自己的老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答具体问题:谁来奉养农村逐渐增多的留守老人,子女都在异乡为生活而奔波?我乐意回复这个话题。
对于这个话题,根据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从如下几个方面去表达。
第一.目前农村老人的基本状况。
作为现在来讲,就这个弯子,农村的老人不是很多,如果有孩子们在城市的话,都随孩子们去了。还有一部分60岁左右的,孙子在城里读书,他们也在尽到自己的责任,看护孩子们读书去了。其如在家的农村老人就不是很多了,这几天我全面的去了解了一下:没有劳动能力的有4人,有一点劳动能力而没有劳动的有两个人,有一些劳动能力,现在还在劳动的有12个人,总共在家的老人一共有18人。这个弯子人口最旺盛的时候,有400多人,其余的基本上全部进城了。这个村和周围其他村情况都差不多。
第二.老人们现在的生活状况。
没有能力劳动的老年人,是儿子媳妇在奉养,当然还有国家的那一部分养老金。有劳动力没有劳动的,当然也是儿子媳妇他们在养老,他们的家庭状况,经济状况都很不错。剩余的有劳动能力的,也还是以劳动为主,加上国家的养老金,可以说是自食其力了。
第三.孩子们远离他乡,以后的老人养老应该怎么办?
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可以解决。
1.条件比较好的,有能力的儿媳,老人可以随孩子们去。
2.有能力自理的老人,还是在农村自己生活。
3.可以进养老院。
第四.三农政策的全面落实。
三农政策一步一步的推进,新农村城乡一体化,也在迅速落实。关于农村老人的养老,应该是可以全面到位。以后的农村养老,从整体上讲,应该比现在好的多,也不是题主说的那么严重。
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也是根据当前的当地的实际情况表达的。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大家可以讨论。
三农今日头条
创作者写春秋
2020.10.4.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