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一些长江上游的人听不懂长江下游的方言?
方言,下游,不同为什么一些长江上游的人听不懂长江下游的方言?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一些长江上游的人听不懂长江下游的方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牵涉到地理学和语言学两个范畴。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摸清长江上、中、下游分别是那里。习惯上,我们把长江从源头到湖北宜昌段称为上游,湖北宜昌到江西湖口(九江)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上游主要是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等省市,中游主要是湖南、湖北,下游是江西、安徽、江苏南部、上海等省市。清楚了这点,我们就大概有了一个地域上的概念了。
宜昌和九江为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点
至于方言,是汉语的分支,这是一种语言学的概念、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比较复杂,加上在人口迁徙过程中受到地域、民俗、土著语言等多方面影响,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所以今天我们讨论的方言不包括汉藏语系汉语语族之外的其他语族方言(比如苗瑶语族、壮侗语族和藏缅语族),只限于现代汉语方言。
在现代汉语教材中,对于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官话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所以与普通话最为接近的就是官话方言,而且官话方言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5%。 西南官话是官话放言八个分支之一,流行于中国西南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等地以及邻近的湖南西部、湖北大部、陕西南部等地区。所以就与长江上游区域重合。
除了官话方言,现代汉语还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分布的区域很广。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按照通俗的分法,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即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中国汉语方言图
那么我们对比一下地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南省有湘方言,江西省有赣方言,湖南江西湖北交界处有客家方言,下游安徽、江苏地区有吴方言。
我们可以看到,长江上游地区都是官话区,中下游地区为方言区。官话方言是由五代和两宋时期逐步形成的近代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由于和普通话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十分接近,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方言,即现代汉语。
其他南方方言没有官方语言地位,各地方言在语音、词汇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规范。比如吴语发源于春秋时代吴国的语言即古吴语,湘语是古楚方言,赣方言是江右民系使用的语言,并且受到古吴语和古楚方言影响较大。这几种方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衣冠南渡、人口南迁,在中古汉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直接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完善,属于中古汉语后裔,现在还保留了许多中古汉语的语言特点。客语、赣语很大程度上是中古汉语的北朝汉语后裔,而吴语、湘语可能是南朝汉语的后裔。
所以,长江上游西南官话区所使用的由近代汉语演变而来的现代汉语,自然与中古汉语演变而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湘、赣、吴方言区别很大。就好比现代人真的穿越到了唐朝,肯定听不懂当时的《霓裳羽衣曲》一个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相信很多从北方去南方上学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疑惑:为啥一个寝室内,两个家乡距离很近的室友却说着不同的“方言”,互相还都听不懂。
这样的情况在北方地区就很难出现,黑吉辽三省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人们所说的方言都统称为“东北话”,并不存在互相听不懂的障碍。
这从一些方言的名字就能看出来,像江苏省内部有“宿迁话”、“苏州话”、“南京话”、“徐州话”等等,有的地方相隔仅仅一个小时的车程,但互相说话就听不懂了。
这种规律非常明显,南北、东西都有这样的差异,比如说长江上下游地区的方言问题,其实也是属于这种“南北方”差异的一种。
它和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地理因素,另一个是历史因素。
地理因素: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句话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它形容在很小的一个区域内,不同人群的风俗有非常大的差异,其实多是指南方而言的。
在如东北这样的北方地区其实并没有这样的差异,各地风俗变化极小,远不如南方那么鲜明。
造成这样的情况最大的客观因素就是地理上的交通问题。
“长亭外,古道边”,这句歌词很多人在小时候就很熟悉了,“长亭”就是古代送别之所,但这是陆地上的,水边分别之处叫做“南浦”。
所以,古代有这样一种习俗,叫做“陆上止于长亭,水畔别于南浦。”
长亭多在北方,而南浦多在南方。
这反映了古代交通方式的不同,北方多在靠车马,而南方多靠舟船。
但我们换个角度来想,北方土地集中成片,易于修建公路,所以多车马;而南方土地支离破碎,河流纵横,所以多舟船。
那么车马方便还是舟船方便呢?显然是车马。
这就导致对比来看,北方各地区相互交流更为便利,南方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比较困难。
而这就是南方各个地区即使在很小的区域内也有较大民俗差异的根源。
缺少交通,各个地区都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形成民俗文化,久而久之形成了固定的方言。随着交通更为便利,人们甫一交流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障碍。
可是北方因为一直处于这种交流的过程,所以人们对于这种“差异感”就不是非常敏感。
历史因素:多次人口迁移带来的不同文化
民俗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其稳定需要一段时间,多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完成,时间往往也以“百年”为单位。
但长江以南地区有一个一直没有停止过的现象,那就是移民迁徙问题。
历史上的移民多是由北至南,由东至西,无论是强制迁徙还是主动迁移,整体的趋势就是如此。
比如说长江以南、珠江以南地区,在很早之前都是荒蛮之地,不仅文化落后,人烟也非常稀少,是通过不断的移民迁徙,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入进去,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而像川蜀等地区,因为几次比较惨烈的战乱,使得该地区人口锐减,曾经有过强制移民至该地区的现象。
上一篇:买了套二手房已经过户了,可我入住时有人住了,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