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孩子付出,无收获而放弃是什么性格心理?
孩子,父母,自己的对孩子付出,无收获而放弃是什么性格心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孩子付出,无收获而放弃是什么性格心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孩子的付出,当父母好像看不到一点希望,好像觉得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白忙时,他们可能会有挫折感、无力感,进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
家长这样做,可能体现出以下几种性格心理。
一、完美型。这些家长无论是当学生,还是长大成人以后,都是成功者。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孩子,可孩子好像永远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对比之下,父母就有了深深的挫折感,孩子也觉得父母永远成功,而自己却永远失败。于是孩子破罐子破摔,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而父母也认为,这孩子,无论自己怎么付出,他还是没长进。父母和孩子因此有可能走向对立面,这样的结果是双输。
二、放任型。父母平时一直对孩子采取放任式管理,当他们一旦严加管教,孩子就可能出现逆反心理。父母在花费了一些时间之后,没见成效,于是又放任孩子不管,还美其名曰:“孩子就该自由地成长,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我是代替不了他的 。回想之前我当学生时,父母也没管过我,我还不是学习棒棒的。关键是他自己的努力。”这些父母这样做,其实是在为他们的懒于管教孩子找借口。
三、无力行。这类型父母可能因为文化水平低,也可能是工作压力大,本来就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又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讲方法,粗暴蛮横。孩子接受不了父母的教育方式,依然我行我素。父母觉得付出没有得到丝毫的收获,于是满心挫败,士气受到打击,从而放弃对孩子的管教。
四、溺爱型。从孩子很小开始,无论他要什么,父母都给予他,无限满足孩子的要求。无原则的结果是孩子对父母蛮横无理。当父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现问题,想真正管教孩子时,却发现“竹子已长歪”。无论他们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管不了孩子的事实,这时的父母后悔、绝望,却再也无济于事。
以上是父母对孩子付出,却无收获而放弃的一些典型性格心理。究其原因,是父母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没有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每一朵花都渴望开放,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姿态:玫瑰雍容,荷花淡雅,太阳花热烈……请家长用心、用爱去培育孩子,耐心静待春暖花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来请!人的主要一生是为了一个家,辛苦累操心烦恼都是为了孩子,不管男女儿,培养扶养成长,都是每个人的家长的应尽责任和义务,必须坚守原则性,管好孩子,今后总一天,走上社会生活之路,不管是否以何,好好教育,将来做什么事情,什么工作,劳动模范,有一个基本原则性,品德素质,道德底线……若孩子无收获,家长尽力而为了,而只是孩子在变化,,身由己而身不由已的关系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自己孩子付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后决定放弃,这就是一种消费心理。这是把自己的小孩当成一种投资项目,而且这个投资项目的回报还不能太低。
这样的亲子关系注定是一场悲剧,因为消费心理当中最可怕的一点就是“我是养你的人,我才有资格拿你来换取更大的利益,我有权力用你来消费,消费者是上帝,我就是你的上帝”。
我们大家不禁要问:“那么亲情呢,人性呢,孩子毕竟不是商品呀?”
“对不起,我的钱只养有出息的孩子”。
拜物主义者们的冷血,您知道是零下多少度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徐泽旭,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在有的父母身上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或者说每一个父母在他的养育过程里面,都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片刻,那就是感觉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孩子好像并不领情,于是内心饱受煎熬,最终很像是放弃了这个孩子。
我该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带着期待养孩子,孩子会本能反抗
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你允许孩子去自主的选择自己的人生吗?还是说你希望他过上你认为好的生活?
在我们心里的工作当中,会经常发现有些孩子他表现出来的叛逆,其实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当父母越是不允许孩子做某件事情,孩子就会越有兴趣去反着来做,在心理学上这叫禁果效应。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并不是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他是迫于父母的压力,他想要证明自己是有能力去选的,所以他就选择了和父母相反的答案。
父母说不许撒谎,孩子可能拐着弯的不去描述事实;父母说你要好好学习,于是当孩子放纵自己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格外的自由;父母说不要早恋,于是就像罗密欧爱上朱丽叶……
育儿会失望,是因为我们的期待
也许你会问,难道我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带孩子吗?
当然当然,如何养育孩子是我们作为父母的选择,可是孩子接受哪些是孩子自己的决定,随着孩子年纪的不断变大,可以说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的选择是我们无法决定的,我们可以影响,我们可以建议,但唯独没法决定。
正所谓有希望才会有失望,当孩子拒绝我们的建议,当孩子阻止我们的安排,我们需要回看自己,究竟为什么我会把自己的期待放在孩子身上?
上一篇:拍vlog怎么找素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